豐收麥田里的河南農業現代化
圖① 6月1日,在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里,聯合收割機沃野馳騁,一派豐收景象。弓華靜 趙永濤 攝
圖② 5月31日,原陽縣黃河岸邊,麥浪翻滾,機聲隆隆。當地農民利用大好天氣,在田間搶收小麥,確保今夏小麥顆粒歸倉。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本報記者 劉曉陽
仲夏,中原大地平疇沃野,好一片豐收圖景。
5月29日,息縣彭店鄉大張莊村麥田里,數輛收割機一字排開,小麥實收測產正在進行。種糧大戶柳學友抓起一把“新鮮”麥子,輕輕一捏,“水分含量正好”。
“畝產1200多斤!”聽到測產結果后,柳學友藏不住笑意,“只要種子選得好,收成差不到哪兒去。”
糧安天下,種子為基。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南陽考察時殷殷囑托:保證糧食安全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
“好種子是我搞農業的最大底氣。”種了大半輩子地,柳學友認準一個理兒:好種子才出好糧食。“田里種了十來個品種,哪個產量高就推廣哪個。”這些年,靠著不斷更新優良品種,柳學友嘗到了種地的甜頭。
“種子是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基礎環節,也是現代農業的‘芯片’。”在和柳學友交流中,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雷振生說,“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組成了小麥的產量結構,而能直接影響這些因素的唯一客觀物質條件,就是種子。”
當前,全省小麥8500萬畝,種植面積幾近天花板??阜€糧食安全重任,挖掘糧食增產潛力,路徑在提高單產,良種貢獻,功不可沒。
多年來,綜合省情農情,我省小麥育種專家通過品種改良,增強小麥的抗病蟲害能力,提高對不良土壤、氣候條件、水利條件的適應性,以提高豫南、豫西等地的中低產田產量。早熟、抗逆性強的鄭麥113,讓豫南稻茬小麥產量邁上新臺階;以洛旱22為代表的抗旱耐熱小麥品種,促進豫西旱地小麥產量穩步增長……
“河南種”端穩“中國碗”。從2012年到2021年,河南小麥畝產由392.9公斤增至445.5公斤,增幅為13.4%。“10年間,小麥平均畝產提高了52.6公斤。”雷振生說,“每一斤的增加都來之不易,飽含著幾代育種人的心血和汗水。”
隨著人們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無論是種糧大戶,還是育種專家,對種子的認識,開始向“質”“量”兼備轉變。
幾年前,柳學友發現面粉加工企業“口味”越來越刁,優質專用小麥需求旺盛。“‘弱筋’適合做蛋糕、餅干,‘強筋’可以用來做面包,市場需要啥品種,我就種啥。”分析得頭頭是道的柳學友敏銳地進行品種調整。
依靠氣候、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息縣是我省最適宜種植弱筋小麥的地區之一。借助天然優勢,抓住市場機遇,柳學友今年種植的鄭麥113等數千畝弱筋麥,早早被加工企業以每斤高出市場價兩毛左右的價格訂購,“專種專收、專儲專用,銷路不愁”。
“這設備那設備,這條件那條件,沒有良種難以實現農業現代化。”從2015年開始,我省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市場化需求為導向,大力推廣優質小麥品種,實施訂單種植模式,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短短幾年,豫北“強筋”茁壯,豫南“弱筋”遍地,縣域“明星”品種越叫越響。2021年,我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超過1500萬畝。
既要保障糧食安全,又要提質增效,看似矛盾的產量與質量,科技創新和品種培育讓二者“兼得”。
最初,育種靠的是“一把尺子一桿秤”,如今,運用分子標記技術培育多類型小麥品種。雷振生深有感觸:“從追求高產轉為高產優質并重,正努力實現從單一抗銹、豐產育種到抗病、抗逆、優質、高產綜合育種的轉變。”
中國種,河南芯。2009年以來,我省通過國家審定的小麥新品種數量,占全國近三分之一;全國小麥育種領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共11個,河南占5個。我省高產優質小麥品種對總產量的貢獻率接近50%,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神農種業實驗室揭牌成立,致力于打造種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創新賦能農業強省建設;新修改的種子法正式實施,為推進種業發展、確保糧食穩產提供法律支撐……種業振興,正在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粒好種子種進地,一大捧優質麥長出來。”站在田間,望著數不清的麥粒傾瀉而出,豐收在握的柳學友期待著,越來越多的金種子“長”出富足好日子。
2009年以來
我省通過國家審定的小麥新品種數量,占全國近三分之一
全國小麥育種領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共11個,河南占5個
我省高產優質小麥品種對總產量的貢獻率接近50%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