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兒香
文/黃宇琪
“粽葉香,香滿堂,艾蒿插在門楣上,五彩線、香布袋,驅趕蚊蟲保安康……”端午節越來越近了,孩子們歡快的歌聲是否亦如往年已經唱響?
端午節,地處豫南的家鄉叫作五月當午,是個隆重的節日,在孩童心中那是僅次于春節的好日子。雖然家鄉沒有賽龍舟之類的活動,但其他的風俗一點不比南方少。聽老人們講,五月當午那天早上,天上的仙女會在河水中灑下靈丹妙藥,在太陽沒出來之前用河水洗臉沐浴,一年不長瘡毒,消災祛病;門前插上艾條驅邪避瘟疫;早上,在小孩子耳朵上涂點雄黃酒蟲子不爬耳朵眼、眉心點一粒朱砂驅毒鎮邪……于是,在我童年時的端午節一大早準會被媽媽叫醒,用打來的河水洗臉,耳朵上涂點雄黃酒,額頭點一粒朱砂印,在媽媽給我做這一切的時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天上的仙女啥時候撒得靈丹妙藥?仙女一定很漂亮吧?是不是額頭也有一粒朱砂痣?趁著媽媽不注意我還會偷偷跑到鏡子前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仙女一樣漂亮了!
端午節,香布袋(香囊)、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飾物,漂亮的香囊更是女孩子的最愛。每年端午節前,媽媽們總會收集一些五顏六色的布頭,穿針引線,填上棉花,放入香料,縫制成小辣椒、小柿子、雞心、搬腳娃娃等形狀掛在自家孩子脖子上,用五色的絲線結成五彩線綁在手腕、腳腕處,趨吉避兇、去禍解厄。男孩子還有點扭捏,女孩們則早已迫不及待。端午節一到學校,各種各樣的香囊就會被女孩們擺在一起比試誰的最好看,誰的最香!記得小學四年級時,一個巧手的阿姨送了我一個手工的柿子香囊,紅紅的柿子,翠綠的柿蒂,飽滿形象,加上配制的香料,香味襲來,頓感神清氣爽!
端午節的早晨,整個小城的上空飄蕩著艾葉和粽子的香味,那些精心挑選出來的艾條,像威武的門神,守在門的兩邊,蕩漾著艾蒿的氣息。餐桌上放著透著淡淡竹香的粽子、雞蛋、煮熟的大蒜,我們這里粽子大多是甜粽。端午前一天,泡上糯米、紅棗、花生、綠豆、紅豆等食材,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煮粽子,是少有的歡樂時光。我很喜歡這種氛圍,更喜歡在媽媽包粽子時,笨手笨腳地搗亂。每當這時候媽媽總會耐心地教我如何折粽葉、填米、放紅棗花生,往往我包一個遠比媽媽包十個還費時。現在知道包粽子這個活其實并不好做,但那時就是喜歡,甚至想天天都能過端午節、包粽子、戴香囊。煮粽子是個漫長的過程,要1個小時左右,我總是一遍一遍地問粽子好了嗎?粽子出鍋的時候,被粽香彌漫的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中間放個裝白糖的盤子,你剝開一個,他剝開一個,奶白色的糯米、紅紅的大棗、粉嘟嘟的花生、紅綠的豆子,像件藝術品,蘸糖后,放進嘴里,那個香啊,讓人回味無窮。
上高中以后,學業繁重,沒有了參與包粽子的時間,一家人也圍在我身邊忙碌,因為少了我的參與便沒了一家人一起動手的其樂融融,加之超市里粽子品種繁多,家里已經很少包粽子了。后來,我來到省城讀大學,第一個端午節是伴隨2020年疫情在忐忑中度過的,疫情持續了3年,我也3年沒有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了!現在因為疫情校園再一次被封,駐足校園,仰望藍天白云,只有鳥兒在自由地翱翔。我想念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的歡樂時光!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云過后艷陽天!讓我們共同的努力早日驅散這可惡的疫情,在歡聲笑語,粽香飄溢中和家人度過端午節。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