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佳節 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6月3日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又叫端陽節、重午節、五月節、女兒節等,有別名近30個,堪稱我國節日別名數目之最。
從戰國時起,北方民間就有農歷五月為“惡月”、初五為“惡日”之說,認為“端午到,五毒醒”。何為“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為了避“五毒”,端午節這天人們要插蒲艾、佩香囊、蘭湯沐浴,目的是做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避免害蟲傷人,所以端午節又被視為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和“醫藥保健節”。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端午節形成了十分豐富的習俗活動,大致而言,主要包括特定的飲食活動(如吃粽子)、娛樂活動(如賽龍舟)、祭祀活動(如祭龍神)、避邪驅毒活動(如戴五彩繩)等。
端午節又稱“粽子節”,顧名思義,就是吃粽子的節日。其實,天上也有一個“大粽子”的形象,你知道嗎?
這個“大粽子”指的是由天琴座的織女星、天鵝座的天津四和天鷹座的牛郎星這三顆恒星組成的“夏季大三角”,形狀酷似一個大粽子,一些天文愛好者戲稱其為“夏季大粽子”。這個“大粽子”里包的既不是“豆沙餡”,也不是“棗泥餡”,而是“銀河餡”。
端午節在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世界上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2009年,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我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