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習近平關心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掃碼看全文
新華社記者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關心科技工作者,戰略擘畫大國創新,讓創新成為民族復興的不竭動力。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航下,中國正在向建設科技強國的新征程奮進!
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走出一條新路,依靠創新驅動”
2022年5月14日,中國商飛公司即將交付的首架C919大飛機圓滿完成首飛試驗。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制的“運十”飛機立項,到如今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翱翔藍天,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半個世紀。
8年前的這一幕,人們記憶猶新:
2014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商飛公司考察時登上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詳細了解有關設計情況。他指出:“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制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志性作用。”
多少關切,多少厚望,寄托著科技強國的夢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戰略謀劃和系統部署,圍繞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對科技工作者提出一系列要求。
2014年6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深刻指出: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能單就經濟總量大小而定,一個民族是否強盛也不能單憑人口規模、領土幅員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國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201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2021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歷史反復證明,總是跟蹤模仿沒有出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調研,他指出,“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科技人員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責任和創新自信”。
種子是農業“芯片”,事關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南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沿著田埂,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超級水稻展示田,時而察看水稻長勢,時而同袁隆平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袁隆平滿懷信心地對總書記說: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沒問題!
一年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習近平總書記向他頒授勛章。這次見面,總書記問袁隆平:有什么進展?
袁隆平回答:我們正向畝產1200公斤沖刺!
1603.9公斤!2021年10月17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袁隆平院士專家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繼突破1500公斤大關后,再次刷新紀錄。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到海南考察科研育種,指出:“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
山西太鋼,全球最大不銹鋼企業,一度巨額虧損。2017年、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走進這家企業考察調研。
第一次考察時,“85后”技術員廖席正在進行新項目“手撕鋼”的艱難探索,平均每兩天失敗一次。總書記提出的殷切期望,讓他鼓足創新勇氣。
三年后,太鋼涅槃重生,全球最薄“手撕鋼”研制成功。再次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步入生產車間,廖席緊張又興奮。拿起一片“手撕鋼”,總書記輕輕扭折了一下,稱贊說:“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在高端制造業科技創新上不斷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制造業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作為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在多方面創造了“中國首次”和世界紀錄。
2021年2月2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并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時強調,要繼續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自主創新工作力度。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激勵下,我國科技工作者奮力攻關,科技成果不斷涌現,自主研發的大量先進技術裝備和系統進入實用,成為推進產業快速升級的“利器”。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智能電網、第四代核電、特高壓輸電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特別是5G研發和應用場景深度拓展,人工智能發展的中國特色生態初步建立。
“天問”探火星、“嫦娥”登月球、“神十三”和“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我國在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領域已產出一批世界級科技成果,深空探測實現了重大跨越,“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海斗一號”等研制成功,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在兩種物理體系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的國家。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