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學生返鄉當“新農人”
記者 高琳琳
“這些西瓜和甜瓜使用的是有機肥。這樣既有利于瓜果自然上色、提升甜度,還可避免蟲害。”昨日上午,大棚內,李彬一邊采摘西瓜,一邊向記者介紹有機栽培瓜果的優點。
李彬在甜瓜大棚里。
90后的李彬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黑、瘦,很多人難以將他與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生、曾經年薪40萬元的白領聯系到一起。
考上一所好大學是所有人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很多人拼盡全力,從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勤奮好學的李彬出生于驛城區蟻蜂鎮魯灣村林子頭村,父母都是農民。他高中畢業后考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在校期間,入黨,任組織部部長、法律協會會長、學院外聯部部長、人文學部學生會主席、學院學生會副主席……他將幾年的大學生活過得豐富多彩,還獲得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創業青年獎、突出貢獻獎、助理輔導員等32個獎項。
“原本我想自己會沿著所學專業在熟悉的領域打造一片天地,沒想到竟然回家當了農民。”李彬笑著對記者說,2020年父親要他返鄉創業時,他十分不解。當時他已經在鄭州的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金融集團工作過,從業務經理做到二級培訓導師、高級區域經理,管理50多人的團隊,年薪40萬元。
“鄉村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鄉村有著更廣闊的天地,年輕人可以大有作為。我知道你在大城市擁有一份好工作,但現在村里缺人才,你愿意回來帶動鄉親們共同脫貧致富不?”父親的一席話點醒了李彬:自己的家在農村,自己的根在農村,應該回去。
帶著期待、向往和憧憬,李彬回到了家鄉。在父親的幫助下,他開始承包土地,致力于大棚溫室和果樹種植模塊。他利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還有在書上、社會上學到的經驗,探索農村致富的現代模式。
“返鄉創業差不多3年了,基本上都是待在農村。每天和鄉親們聊家常,和農業技師談技術,和家人話發展,感覺自己就是個農民。”和記者交談時,李彬明顯少了些都市人的急躁,多了些農村人的沉穩。
3年的農村創業生活,使李彬的皮膚黝黑、雙手粗糙,充滿了農活留下的印記,似乎只有臉上的近視眼鏡,才能將他和普通的農民區別開來。創業初期并不容易,什么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在銷售農產品的時節,他每天睡覺不超過4個小時。
“有時候同學打電話問工作情況,我說在家待著,同學都以為是在家待業。”李彬也沒跟同學過多解釋。李彬的選擇偏離了常規路徑,與同學的距離越來越遠。這幾年,他幾乎沒參加過班級聚會。他似乎看得很淡,所有的心思都在自己的種植上。他說自己不能閑著,就連做的夢都跟農業有關。
李彬的手機里有幾個微信群,幾乎都是與農業種植、鄉村旅游相關的業務交流群。
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是富。在嘗到創業成功的甜頭后,李彬并未忘記曾經許下的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的諾言。李彬免費向前來學習的村民傳授種植技術,堅持使用村里的閑散勞動力,讓他們在家門口既能得魚,又可得“漁”。
近幾年,大學生返鄉創業已經成為擇業新熱潮。返鄉大學生將自己的所聞所學帶到廣闊的農村天地,用新科技、新思維改變家鄉的面貌,幫助更多貧困人員,帶活一方經濟。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