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豫劇大師馬金鳳病逝 享年100歲
馬金鳳的戲曲作品,有三出被拍攝成電影作品,分別是1958年的《穆桂英掛帥》、1985年的《花槍緣》和1986年的《七奶奶》,這也正是她的代表作“一掛兩花”,其中《花槍緣》慣稱《對花槍》,《七奶奶》又名《花打朝》。
電影《穆桂英掛帥》拍攝時期,馬金鳳35歲左右。即便是后來六七十歲時再唱這出戲,依然不減當年勇,越唱越有味道。
馬金鳳曾在上海受梅蘭芳指點,而京劇的《穆桂英掛帥》也正是由豫劇移植而來,也由此成就一段梨園佳話。在唱腔上,馬金鳳幼年乞討到開封,拜師馬雙枝,學的是正宗的豫東調,但也曾向燕長庚、翟彥身學唱豫西調,可謂兩派兼收,但仍是典型的豫東調唱腔。
記者從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驚悉,該校終身教授、豫劇“五大名旦”之一的馬金鳳因心力衰竭于2022年5月29日7時15分在青島病逝,享年100歲。
馬金鳳,192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豫劇“五大名旦”之一,中國戲曲“帥旦”行當的開先河者,豫劇“馬派”藝術創始人,中國戲曲學院“榮譽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馬金鳳曾獲“文化部終身藝術成就獎”“德藝雙馨藝術家”等多項殊榮,被稱為國寶級豫劇大師。
馬金鳳是一個時代的標記,河南乃至中國戲曲的見證者、推動者。
據公開報道,馬金鳳出生于山東曹縣,6歲初學的是河北梆子,9歲改學豫劇,先期唱紅于安徽省界首市,后扎根洛陽,被譽為中國戲曲百花園中“洛陽牡丹”。
穆桂英這個角色,業界評價頗高,稱其是“融青衣、武旦、刀馬旦等表演為一爐,獨具匠心地創造了適合劇情人物需要的‘帥旦’這個新的藝術行當,成功地塑造了氣宇軒昂、雍容大度、巾幗英雄穆桂英的藝術形象”,是戲迷們必看的曲目。
(據洛陽發布、人民日報客戶端等)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