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栽香菇菌棒越夏關鍵技術
□ 魏銀初 班新河 史紅鴿 孫聯合
菌棒越夏是春栽香菇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越夏期間常常因為高溫和管理不善而引起菌棒霉爛,給香菇生產造成嚴重損失。據調查,根據品種、年份、地域、管理方式的不同,越夏香菇菌棒平均爛棒率在3%以上,部分菇在30%以上。為使春栽香菇菌棒安全越夏,要選用科學的越夏模式,采取有效的高溫防控措施,系統掌握香菇菌棒越夏關鍵技術。
1.科學安排菌棒生產時間。我市春栽香菇接種應在2月底前結束,并提供適宜的發菌條件,確保刺孔后袋溫不高于32℃,5月中旬前轉色結束,絕不能“白袋”越夏。
2.選擇空氣流通好的地方作為越夏場所。選擇山坡陰面,郁閉度高的林下或四周無障礙物、通風條件好的空曠地方作為越夏場所,菇棚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便于菌棒通風散熱。
3.完善大棚基礎設施。良好的設施條件是菌棒安全越夏的基礎。越夏大棚必須具備通風良好、能噴井水降溫(棚內外均能噴水)、雙層或三層遮陽網遮陽降溫(棚頂覆設1~2層遮陽網,棚頂上方1.5米處覆設1層遮陽平棚,遮光率在70%以上)之條件。
4.合理擺放菌棒。越夏菌棒有地面擺放(地面立擺或井字形兩層擺放)和棚內層架擺放兩種方式。菌棒距離地面越低,降溫效果越明顯。菌棒擺放時,注意減少擺放密度。菌棒層架擺放時,從下至上最多擺放4層,相鄰兩菌棒至少保持5cm以上的間距。
5.密切關注菌棒溫度變化。越夏期間,保持菌棒溫度不超過32℃。試驗表明,越夏菌棒在37℃下可耐6小時,有的品種在40℃下可耐4小時,香菇L808品種在36℃下可耐24小時,超過耐受溫度及持續時間,將造成高溫“燒菌”。為此,要密切關注菌棒溫度變化,通過噴水、通風等方式調節棚內溫度及菌棒溫度。每個棚內至少放置3個溫度探頭。量測溫度時,一定要將溫度探頭插入菌棒內,并以擺放的頂層菌棒或立擺菌棒的頂部溫度作為參照進行溫度控制。
6.科學噴水。根據天氣情況及菌棒溫度情況,適時噴水降溫,靈活調控棚內溫度、濕度。當菌棒溫度升至30℃時,棚內進行間歇性霧化噴水降溫;當菌棒溫度升至32℃時,持續微噴降溫,但應注意適量通風,防止棚內高溫、高濕,引起菌絲死亡、菌棒霉爛;若菌棒溫度持續升高,棚外微噴系統也同時開啟,讓流動井水覆蓋整個棚頂降溫,并且每1~2小時手持霧化噴頭對菌棒周身全面噴灑一次,確保菌棒在地面也能接受冷水降溫。當菌棒溫度下降至28℃時,可停止微噴,通過通風調控棚內濕度不超過80%。
7.科學通風。通風可有效降低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排除二氧化碳,增加氧氣,滿足香菇菌絲對氧氣的需求,防止高溫、高濕造成爛棒。外界氣溫高于棚內溫度時,關閉菇棚四周的遮陽網,阻止外界熱空氣進入棚內;外界氣溫低于棚內溫度時,打開菇棚四周的遮陽網,便于通風降溫。
8.預防極端天氣。在香菇菌棒越夏期間,要關注天氣預報,嚴防極端高溫、暴雨、大風等自然災害。暴雨、大風天氣來臨前,要加固大棚,防止棚頂遮陽網撕裂,棚內一旦進水或大棚遮陽網撕裂,立即排水,修復大棚。
(作者系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團隊、市農科院園藝所食用菌課題團隊)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