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父親節前憶父親(王敏)
父親節快到了,以前每到父親節我都會給父親送禮物。自從2020年6月以后,我再也沒這樣的機會了。
2020年3月,父親的精神狀態差了很多,我心中便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難道父親的癌癥復發了?距父親2007年查出癌癥已經13年了,身為中醫的父親一直把身體調理得很好。這段身體怎么虛弱得這么快?2020年3月16日,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父親的身體檢查指標出來后證明了一件事——癌細胞轉移。
父親告訴我們,他不接受手術,也不想住院。我們向他“保證”,這次只是為了退燒暫時住院輸液而已。
父親住院期間,從來不提他的病情,有時候還開個小玩笑。我們兄妹幾人懇求醫生把能用的藥都用了,能想的辦法都想了,還是沒能留住父親。父親離開那天,我緊緊握著父親尚有余溫的手,久久不愿放手。
見多識廣的父親一直是我們的主心骨,父親的離去對我們兄妹幾個都是沉重的打擊。父親的中醫技術是祖傳的。他年輕時就背著藥箱奔走鄉里,為鄉親們治病。改革開放后,他負責村里的衛生所。他醫術高明,待人和善,時常接濟貧困的鄉親,仁心仁術受到鄉鄰贊譽。父親硬是把一個瀕臨倒閉的村衛生所辦成了一個小型醫院,后來還在周口市開辦了分院。1991年,他受遼寧省沈陽市一家醫院的邀請,遠赴沈陽市為當地患者治病。父親這一生心里裝的是廣大患者的疾苦,即便是后來在家養病,有患者登門看病,他也熱情相迎,認真為病人看病、開藥方。
父親善于寫作,很多文章被報紙、雜志采用刊發,這些報紙、雜志我都珍藏著。每次拿出來閱讀,就感覺父親仍在身邊,讀著讀著,忍不住落淚。
有多少次,碰到棘手的事情,我就會問自己,如果父親在,他會怎樣想,怎樣做?我這樣做,父親是否滿意?我一直都很在意父親的評價,一直努力成為父親想要的樣子。雖然我不知道父親對我是否滿意,但我認為自己是父親教育的終身受益者。父親時常教導我“寧可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活兒自己干”,這些話一直激勵著我自立自強。
人生沒有重來,如果可以,我會在父親還在的日子里做得更好一些,不辜負父親的教導和期望。若有來生,我還要做父親的女兒,因為今生我還沒有做夠、做好。
父親節即將到來,雖然父親已不在我身邊,但我還會帶著父親的教誨、激勵和鞭策前行,也會把父親豁達樂觀、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作者單位:駐馬店市園林綠化科研所)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