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進多出少,歐盟正在“吃掉世界”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世界自然基金會23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歐洲聯盟一直自稱靠其發達農業“喂養世界”,實際情況卻是以其龐大食物消耗在“吃掉世界”——歐盟食品進口量比出口量多得多,給全球生態環境造成沉重負擔。
2020年12月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歐盟委員會總部大樓。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報告認為,歐盟一些人以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升級導致全球糧食供應短缺為借口,不斷降低歐盟自身環保標準。實際上,這種短缺與歐盟本身資源消耗過度有關。
報告寫道,“歐盟的食物進口與生產從根本上不可持續,因為它們侵占自然資源、驅使全球森林濫伐、耗損魚類資源”,歐盟國家生產的糧食多達40%遭浪費,氣候和生態多樣性因此承受巨大代價。
2021年12月9日,在法國巴黎的一處圣誕市場,一名攤主在攤位前等待客人光臨。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世界自然基金會是致力于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保護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基金會歐洲政策辦事處主任埃斯特爾·阿辛說,為應對因俄烏沖突加劇的全球糧食短缺和價格高漲,一些人建議歐盟降低環保標準以提升本土糧食產量,但這樣反而可能使問題惡化。只有歐盟改變現有生產和消費模式,才可能促進糧食安全。
阿辛的同事、報告領銜作者雅比耶·魯伊斯說,歐盟從全球農作物貿易中賺取巨額財富,背后卻隱藏“許多讓人不適的真相”。比如,歐盟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是低端原材料產品,如可可、水果和大豆,這些原材料的生產往往需要大量消耗森林等自然資源;歐盟出口的酒類和巧克力類高附加值食品對歐盟經濟而言是積極貢獻,對全球食品供應鏈而言卻并非如此。
2021年9月1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各色華夫餅。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魯伊斯說:“歐盟與其說是‘世界糧倉’,不如說是全球高端食品店,只出口主要面向較富裕消費者的產品。而且,我們的高產量是以不可持續的輸入、進口和高損耗的土地利用實現的。‘歐盟食品店’所累積的社會和環境成本如此之高,我們實際上是在吃掉世界。”
報告顯示,歐盟每年浪費大量食物,據估算高達人均173公斤;盡管在零售商和消費者方面有不少倡導減少食物浪費的舉措,但在農業生產環節的浪費經常被忽略。據估算,每年收獲季節及剛過時,都有占總產量比例高達15%的糧食遭浪費,從未擺上餐桌。
4月27日,消費者在德國柏林一家超市內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任鵬飛攝
歐盟委員會定于2023年正式提議建立可持續食物生產消費系統法律框架。魯伊斯認為,是時候采取果斷行動以消除食物消費所造成的環境和社會影響了。“歐盟委員會不能再逃避了。”(沈敏)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