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致歐洲環保夢受挫
新華社瓦萊塔5月23日電“能源對于我們的生活環境來說至關重要。”馬耳他環保組織“一起為了更好的環境”的創始人阿斯特麗德·韋拉日前在馬耳他小鎮格齊拉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倡導綠色轉型的歐洲而言,歐盟對俄制裁措施令其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不減反增,這是一種“倒退”,對于環保組織而言,更是一種“挫折”。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地區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作為經濟制裁的主要措施,歐洲減少了對俄羅斯煤炭、石油、天然氣的進口,加劇了能源供應短缺,嚴重影響到普通民眾的基本生活,民眾不得不為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買單。
61歲的韋拉為此感到十分沮喪。她說,很同情因公共事業價格上漲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們,“這在歐洲是非常罕見的”。
更嚴重的是,為了渡過眼前的能源危機,一直標榜自己是綠色轉型先鋒的歐盟不惜繞遠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修建新的接收終端和儲氣設施。有些國家甚至計劃進口更多煤炭,讓已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的火力發電站再次滿負荷運行。
眾多環保人士對此舉感到不滿,擔心歐盟信誓旦旦的綠色能源政策轉眼成了空談,而他們為之奮斗多年的環保夢想也隨之受挫。他們表示,歐盟近期將對俄制裁擴大到能源領域對解決供應問題無益,反而是繼續被美國政府和能源企業捆綁。大量購置液化天然氣船只和建設相關基礎設施,簽訂長期購氣合同只會增加歐洲的成本和對化石燃料依賴,根本無助于實現能源戰略自主和綠色轉型,更無助于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組織3月底發表聲明說,歐盟一些成員國已決定從卡塔爾或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這將使歐洲在今后幾十年內繼續依賴化石燃料。該組織歐盟國家的負責人約爾戈·里斯表示,化石燃料有著與沖突和戰爭聯系在一起的歷史——無論它們來自哪里,政府都必須盡快淘汰它們,而不是尋找新的供應商。
韋拉于2006年成立了環保組織“一起為了更好的環境”,致力于保護古建筑和改善環境。在跟記者說起十幾年來走過的環保路,她慷慨激昂。但是談到歐洲綠色轉型進程受挫,她憂心忡忡。“我們應一起努力保護環境,阻止我們所擁有的珍寶被破壞。”
韋拉的環保組織規模雖小,但為了喚醒更多民眾的環保意識,她傾注了所有心血,將環保事業當作自己的全職工作,每天堅持工作12個小時以上。“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來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增加替代能源的產能。”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