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好“天中糧”端牢“金飯碗”
記者 劉華山 周 由
初夏時節的天中大地,平疇沃野中麥浪金黃、布谷鳴唱,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現在種田真省心,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關鍵時候還有專家現場指導。”正在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里查看小麥長勢的種糧大戶李紅偉笑著說,“背靠良種良法,今年又是好收成!”
素有“中原糧倉”之稱的駐馬店,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900萬畝,連續三年產量160億斤以上,約占全省1/7、全國1/26,糧食生產已實現“十八連豐”。
緊握糧食生產這張王牌,駐馬店市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持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中將一張張“農字底牌”打造成了“金字招牌”,意氣風發地行走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
借力“最強大腦”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如何保障糧食產量穩產高產、只增不減,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牢記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堅決扛起糧食生產政治責任,以實施種業振興為發端,千方百計與農業院士對接合作,持續推進小麥生產提質增效,生動踐行著“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責任擔當。
2013年,為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學專家陳劍平,市委、市政府堅持“大員上陣”、專班服務,在種糧大縣遂平縣建立小麥土傳黃花葉病抗性鑒定基地,向西平、上蔡等縣示范推廣,為院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提供全流程服務保障,用真心恒心促成省小麥抗性遺傳育種院士工作站落戶當地。
工作站成立后,陳劍平院士團隊承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土傳病毒病害防控、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等5個項目,使全市小麥因病蟲害造成的產量損失持續降低,有力推動了我國小麥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無獨有偶,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育種專家許為鋼也將目光投向了駐馬店。他主持選育的優質強筋小麥品種鄭麥9023、鄭麥7698等,在駐馬店累計推廣應用面積3000多萬畝,畝均最高單產突破650公斤,為糧食豐產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陳劍平、許為鋼等院士團隊領銜帶動下,全市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連年大幅攀升,已實現多輪次小麥品種選育推廣的迭代升級。”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普f,在此基礎上,駐馬店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成為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并催生出全國首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駐馬店正在實現由“中原糧倉”向“國際農都”跨越轉變。
既要“碗中有糧”,還要“盤中有肉”。在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同時,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大食品安全觀,大力實施“菜籃子”“肉盤子”“油瓶子”工程,全市肉、蛋、奶總產量分別居全省第一、二、三位,豬、牛、羊、禽飼養量分別居全省第一、二、三、四位;培育出全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牛肉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搭乘“科技快車”厚植現代農業新優勢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如今,行走于天中沃野,大馬力農機、無人駕駛技術、大數據等新技術得到廣泛運用,“慧”種地、“云”耕地成為農業生產新的亮點。
遂平縣背靠全國首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統一規劃設計,打造了10萬畝智慧型高標準農田,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龍頭帶動,積極發展智慧農業、訂單農業,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培育現代農業發展新優勢。
正陽縣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智慧農業物聯網大數據平臺農業預警指揮中心、數智豐農智慧農業系統等,助力自動澆灌、監測預警、病害防治等先進管理措施落實,實現了小麥、花生等農業生產全程可視化在線操控,智慧農業面積發展到2萬畝。
確山縣大力實施糧食規模化種植,成立德全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和耕種防收作業服務隊,擁有大型農業機械70多臺、機具200多臺,采用北斗導航無人駕駛輔助系統進行機播耕種,為全縣農業生產和農業機械推廣、解決農民耕地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市農機中心主任鮑秋仁介紹,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8.5%,小麥、玉米、花生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99.4%、86%、88%,農機化服務總收入達53億元,農機總動力達1455萬千瓦,農機化發展各項主要指標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良技配良田,增糧又增效。目前,駐馬店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945萬畝,同步抓好5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建設,打造高標準農田“升級版”,穩定保障160億斤糧食產能,更好地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深化“三鏈同構”農加工集群茁壯成長
如何把糧食優勢轉化為發展紅利,“農頭”連“工尾”、“糧頭”帶“食尾”是關鍵一招。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持續發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把鏈條做長、特色做優、優勢做強,實現了農加工業“接二連三”的強勁帶動效應。
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內,國際知名玉米加工企業河北玉鋒集團斥資46億元,傾力打造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圍繞一粒玉米“吃干榨凈”,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80億元;今麥郎遂平食品產業園區內,工人們搶時間、趕訂單,一箱箱方便面源源不斷下線發車,銷往全國;五得利全球最大的面粉車間里機聲隆隆,日加工小麥6000噸,是當之無愧的面粉生產“超級工廠”。
牢牢抓住糧食生產這張王牌,依托連續24年舉辦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的平臺優勢,市委、市政府持續圍繞“農”字做文章,持續深化“三鏈同構”,著力打造優質糧食品牌,推動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目前,全市糧食加工企業達466家,總產值近500億元,并利用產業優勢,相繼引進克明面業、思念食品、中花糧油等86家國內外知名企業。
踔厲奮發新征程,篤行不怠向未來。肩負著建設“國際農都”的責任使命,駐馬店正著力打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國內一流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國家“三鏈同構”的示范園區和國家農業對外合作開放的重要平臺,奮力譜寫農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賦能加力。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