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母親做的小糖豆(馬玲)
“媽媽,你小時候喜歡吃哪種零食呀?”我從超市出來,給孩子們買了一大袋零食,兒子邊吃邊仰著頭問我。
“我小時候沒有這些零食,不過你姥姥會給我制作零食喲。”我想了一下說。
“零食能自己做嗎?”兒子問。
“能!”我回答。
和兒子的對話勾起了我的回憶。小時候,我覺得我的母親無所不能。母親會趕著牛犁地,這是村子里其他婦女都不會的技藝,牛總是特別聽母親的話。母親會揚場、納千層底,還會在鞋幫子上繡牡丹花,最讓我自豪的是母親會給我們制作各種小零食,母親做的小零食有無窮的吸引力。
那時,每當父親背起他的蛇皮袋準備趕集的時候,我和弟弟便向父親提出各種請求。“爸,您給我們買點酥糖回來吧。”我說。弟弟趕緊說:“買冰棍!”父親說:“冰棍容易化。”“那買汽水也行!”弟弟趕緊改變主意。一番糾纏,父親最后不得不答應我們的請求。我們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太陽到正門口的大樹梢那,父親背著蛇皮袋從南邊那條小路回來了,我們跑過去,急切地問:“爸,買的糖哩?”“糖沒買著。”父親回答。我們接著問:“那買的汽水呢?”“汽水賣完了!”父親又回答。“唉,怎么您趕個集什么都沒買到!”我們失望地說。望著父親癟癟的袋子,我們仍然不死心,扒開口袋往里看,口袋里有一盒火柴、一條煙、兩袋鹽,其他啥也沒有。
母親在旁邊看著,她把我們拉過去說:“想吃糖啊,我給你們做。”我們半信半疑,她怎么會做糖呢?母親開始在廚房忙活起來。她準備小半瓢豆面、半瓢小麥面,打兩個雞蛋,加入過年留下來的紅糖,淋上一些菜籽油,然后開始和面。我們在旁邊看母親揉面,看她去找東西。她到堂屋找,我們就跟到堂屋,她回灶屋我們就跟到灶屋。面醒好后,搓條,切成半厘米長的小豆豆,晾干,在鍋里用小火焙,咖啡色的小豆豆在鍋鏟的翻動下跳舞,跳得我們心里癢癢的。
過了一會兒,母親說:“好了。”我們的手伸進鍋里捏上一小撮,好燙,燙也不舍得丟,就換另一只手。你別說,真的特別像趕廟會時我們在貨郎箱子上玩轉盤贏的小糖豆,焦酥香甜。我們抓一把分給小伙伴品嘗,看她們慢慢地吃、細細地品。這時,我覺得很自豪,我有那么多糖豆,有一個會做糖豆的母親!
母親會做很多零食,除了糖豆還有蘇打餅干、貓耳朵卷、紅薯餅等。母親能用一些簡單的食材變戲法似的做出許多美味。前些天回老家,我又和母親說起她當年為我們做零食的事,我的孩子們便纏著母親讓她再做一次,母親說:“老了,做不好嘍。”孩子們追問:“那媽媽小時候你怎么會做呀?”“那時候呀,看她饞嘴,逼的。你們想吃啥,讓你們姥爺買去。”母親笑著說。
我趕緊在旁邊打趣:“爸,舍得買不?”
父親笑得合不攏嘴:“舍得,舍得!”
我們全都笑起來。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蔡縣現代雙語實驗學校教師)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