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出好秧苗帶富眾鄉鄰
摘要:他家流轉了6000多畝水田,每年不但為自己的水稻育秧苗,還為村民及外地種植戶育秧苗。蔣紅說,培育的都是機器插秧的秧苗,先在大棚里用芽板發芽后,再鋪到水田里生長。善于專研的他掌握了育苗技術,因育出的秧苗品質好,受到客戶歡迎,秧苗賣到信陽、湖北等地。
記者 李玉榮
“記者同志,我白天太忙,晚上再給你打電話,現在我正在外地插秧。”近日,記者來到正陽縣皮店鄉盧寨村種稻大戶陳海洲的育秧田里,看到郁郁蔥蔥的秧苗長勢喜人,隨即撥通了他的電話,但對方表示太忙無法接受采訪。
“這段時間正是移苗插秧的好時節,海洲忙得很。”陳海洲的愛人蔣紅赤腳在水田里一邊搬運秧苗,一邊告訴記者。現在早稻秧苗陸續育好,丈夫陳海洲幾天前就帶著秧苗去外地插秧了,她在家里看護秧苗。
陳海洲是當地水稻種植大戶。他家流轉了6000多畝水田,每年不但為自己的水稻育秧苗,還為村民及外地種植戶育秧苗。
“今年早稻育苗15萬盤。”蔣紅說,培育的都是機器插秧的秧苗,先在大棚里用芽板發芽后,再鋪到水田里生長。每年的三四月開始育秧苗,要請20多名村民幫忙。從育苗到插秧完成,需要2個月的時間,幫忙的村民每人可掙15000元左右。
“水稻要種好,關鍵看育秧。”蔣紅說,生活在淮河岸邊的陳海洲家世代種植水稻。善于專研的他掌握了育苗技術,因育出的秧苗品質好,受到客戶歡迎,秧苗賣到信陽、湖北等地。前天,浙江有個客戶打電話預訂了15萬盤秧苗。
陳海州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承包土地種植水稻,讓他和家人過上了殷實的生活,家里購買了10臺水稻插秧機、3臺收割機、2臺拖拉機、2臺汽車。目前,他正在申請成立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準備建兩個倉庫,購買烘干機械,種好水稻,帶領更多村民致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