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秦怡昨日辭世 她用樂觀堅韌之心成就百年美麗人生
摘要:拍講述新中國二十二大明星的紀錄片《永恒的星辰》時,祝希娟到秦怡家里接她出來拍攝,秦怡準時出現在家門口,然后在攝影棚里講述她的人生故事。得知秦怡辭世的消息,著名演員王馥荔傷心地告訴記者。王馥荔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跟秦怡老師合作過。王馥荔說。
“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0歲。
1922年1月,秦怡出生于上海。她16歲開啟舞臺生涯,隨后走上大銀幕。秦怡是我國文藝界公認的德藝雙馨藝術家,在她充滿傳奇色彩的80余載藝術生涯中,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她先后出演《農家樂》《鐵道游擊隊》《女籃五號》《青春之歌》《摩雅傣》《海外赤子》等數十部影片。美麗、優雅、堅韌、富有正義感,是她特有的銀幕“標識”。其中她在《鐵道游擊隊》中扮演的芳林嫂,成為銀幕經典。
秦怡一生經歷坎坷,但始終樂觀堅強。早期她從封建大家庭出走,踏上抗日救亡之路,積極投身抗戰進步演藝事業。在重慶時,她親歷日軍大轟炸,是戰爭幸存者之一。20世紀60年代,她罹患癌癥,所幸治療及時,逐步康復。她常說,自己是從“鬼門關”幾度“走回來”的人,更懂幸福來之不易。
改革開放后,她仍執著于影視創作。2014年,年過9旬的秦怡登上青藏高原,拍攝自編自演的電影《青海湖畔》。片中塑造的氣象科學工作者梅欣怡的藝術形象,寄托了她對工作、對生活、對祖國的無比熱愛。
201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舉行。因身體原因,秦怡無法赴京參加儀式。97歲的她,當天在病房觀看了電視直播。“國家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我很激動,感受很多,很想流淚……”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她感慨萬千。
近年來,秦怡因患晚期腫瘤一直住院治療。2022年1月31日,在醫護人員和家屬的陪伴下,秦怡度過了百歲壽誕。身邊工作人員回憶,談及表演藝術,老人仍然充滿激情。
5月9日,秦怡病情突變,經全力搶救無效,于凌晨逝世。據了解,遵照家屬意愿,秦怡喪事從簡。
評價
石川:20世紀最具標志性的女演員沒了
“秦怡離開了,20世紀最具標志性的女演員就沒有了。她是國寶級演員,20世紀30年代的女演員,她是最后一個。”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評價。
石川說,秦怡作為話劇出身的演員,曾是重慶抗戰話劇運動中的四大名旦之一,后來轉拍電影,主要的電影成就集中在新中國成立后。“當時的演員都面臨轉型問題,因為社會在轉,演員的美學觀念、創作手法都要跟著轉,秦怡算是舊上海那一批演太太小姐的演員中轉型最早、最成功的一個。”秦怡在新中國成立后的電影作品中,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如《鐵道游擊隊》里的芳林嫂、《女籃5號》里的林潔、《青春之歌》里的林紅。
“她的藝術生命特別長,改革開放以后還出演不少作品。她能夠跟著時代發展,成為時代變革的見證者。”石川說,“一些跟秦怡同時代的女演員沒有辦法適應時代的巨大變遷,慢慢退出歷史舞臺,但秦怡90多歲還在演電影。從這一點上說,她的堅韌和與時俱進的靈活是出類拔萃的。”另一方面,石川認為,秦怡在生活中是一個可愛又堅強的人,雖然家庭不幸、人生坎坷,但她特別樂觀堅韌,抗壓能力很強。“我們根本想不到她一身都是病,卻是最長壽的!”
1938年,16歲的秦怡離家奔赴抗戰前線,“到碼頭那一刻,跳板已經撤掉,船正在離岸。她不管不顧,緊跑幾步,閉著眼睛縱身一躍。我覺得,這個瞬間是她這一生的象征符號,一直在努力追趕。”石川說。
追憶
牛犇:我還欠秦怡老師一頓薺菜餛飩
“這個消息太突然了,我現在很難過,都不知道要說些什么。”著名演員牛犇得知秦怡辭世的消息,傷心地告訴記者,“我還欠秦怡老師一頓薺菜餛飩呢。”
早在1982年的時候,牛犇就跟秦怡合作了三集電視劇《上海屋檐下》,這次合作秦怡給牛犇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拍戲認真的樣子不得了,有些演員演哭戲會用到眼藥水,但秦怡老師完全不用,不但如此,她對眼淚留下來的位置都很有講究,這種對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人敬佩。以她的資歷,一般導演不敢在演戲上對她有要求,但秦怡對自己有要求。”
牛犇告訴記者,幾年前自己準備寫一本回憶錄,請秦怡幫忙寫序,那時候她身體已經很差了,只寫一個字,就控制不住筆了。“她還給我寫了一部戲,現在也沒有辦法合作了。”
秦怡在入住上海華東醫院之前,在上海浦東醫院住過,當時牛犇的妻子(現已去世)也住在這家醫院,牛犇時常過來探望她。后來秦怡住到了華東醫院,剛好表演藝術家黃宗英(2020年去世)也住在這里,牛犇就常常去看望兩位老友,“生活中,我跟秦怡老師交往比較多。”
秦怡生前喜歡吃薺菜餛飩,在她入院前,牛犇曾對她說:“等您出院,我好好給您做一頓薺菜餛飩。”牛犇傷感地說:“我想著等疫情結束,就去醫院看望她,沒想到突然接到這個消息……”
祝希娟:當年她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
“啊!這太突然了!”著名演員、電影《紅色娘子軍》主演祝希娟從記者電話中得知秦怡去世的消息,大感震驚。她說,秦怡是自己的偶像,她從年輕時就很崇拜秦怡,“她是德藝雙馨的電影藝術家,我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她非常平易近人,從來沒有名演員、大藝術家的架子。”祝希娟回憶,她第一次見到秦怡,是195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時上海組織排演話劇《大雷雨》,秦怡演女主角,當時祝希娟還是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被分配每天在演出中幫助秦怡“搶”服裝。“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她當時就像媽媽、像老師一樣關心我們這些學生,總是問我有什么困難。我幫她穿衣服時要趕場子,但她從來沒有急躁,總是說不要緊、慢慢來。”祝希娟說。
在祝希娟的眼里,秦怡對中國電影“一片癡心熱愛”,也確實“貢獻了她的一生”。拍講述新中國二十二大明星的紀錄片《永恒的星辰》時,祝希娟到秦怡家里接她出來拍攝,秦怡準時出現在家門口,然后在攝影棚里講述她的人生故事。“這樣一個紀錄片,她是可以拒絕采訪的,但她還是準時參加。即便后來她年紀大了已經住到醫院里,還是有求必應,每次都非常認真去化妝、表演。”
王馥荔:她是一位堅強樂觀美麗的母親
“不管是演戲還是為人,秦怡老師都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得知秦怡辭世的消息,著名演員王馥荔傷心地告訴記者。
王馥荔2018年秋天曾經去上海華東醫院探望過秦怡,當時她到上海參加活動,想著無論如何都要見到秦怡老師。秦怡知道王馥荔要來,“很歡迎”。王馥荔就給秦怡帶了很多小吃,都是平常她喜歡吃的。秦怡那天還特意化了淡妝,看到王馥荔進來,特意讓醫院護工把病床隔壁的簾子拉上,“我要跟馥荔說說心里話”。本來說好20分鐘的探望,最后兩人聊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們什么都聊,家庭、生活,秦怡老師還問了電影界的最新情況,她是真的愛電影。”王馥荔說。
“秦怡老師一生很坎坷,但是她又那么堅強、那么樂觀,走完了她美麗的一生。她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在銀幕上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形象,我一直很崇敬她、佩服她。”王馥荔說。
王馥荔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跟秦怡老師合作過。她記得當年秦怡兒子“小弟”金捷在世時,秦怡每次參加活動,都會把他帶在身邊。在公開場合,秦怡非常注重自己的儀表,但活動結束回到房間,她就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母親,給“小弟”洗澡、吃藥。
“她作為一位母親的堅強和慈愛,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王馥荔說。
秦怡一生做了五六次大手術,還得過消化系統的癌癥,“每次聚餐時,看到有營養的食物,我們都想讓她多吃點,但她說不敢吃,怕控制不住去洗手間,這樣不太禮貌。她是一個堅強而自律的人。”王馥荔說。
(據新華社、《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