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雙管齊下提高小麥粒重
摘要:不過,郭天財分析,今年全省小麥病蟲普遍發生較輕,且前期晴好天氣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產物制造和積累,同時大部分地區小麥株高普遍偏低5厘米左右,抗倒性提高,形成高粒重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如果今后20來天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今年小麥再獲豐收還是很有希望的。
眼下全省小麥已全面進入灌漿期,這是決定小麥產量的最關鍵時期。5月6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小麥“一噴三防”暨抗旱工作視頻會議,會議對今年我省小麥產量進行研判,并提出要抓緊實施“一噴三防”、因墑分區抗旱澆水。
去年,受持續降雨影響,我省有1000多萬畝小麥晚播。對此,我省啟動“全力以赴保夏糧豐收”行動,至小麥返青期結束,全省一、二類苗近九成;小麥抽穗揚花期我省加大赤霉病和條銹病防治力度,“兩病”未發生大規模流行。
立夏看夏,意思是說到了立夏,夏收作物進入后期生長階段,收成好壞已大致確定,可以看出來了。那么,今年我省小麥產量如何研判呢?
“從目前產量構成三因素來看,畝穗數和穗粒數已經定型,畝穗數與常年持平或略增,穗粒數較常年增加,大部分地區‘兩增’已成定局,但粒重的變數較大。”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說。
再有半個月,就到“小滿”節氣。“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小滿不滿,麥有一險。今年影響粒重的因素較多,如部分地區旱情顯現且有加重態勢。后期還存在干熱風、雨后青枯、大風倒伏、穗發芽霉變等風險。”不過,郭天財分析,今年全省小麥病蟲普遍發生較輕,且前期晴好天氣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產物制造和積累,同時大部分地區小麥株高普遍偏低5厘米左右,抗倒性提高,形成高粒重還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如果今后20來天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今年小麥再獲豐收還是很有希望的。
我省小麥籽粒灌漿期常受多種病蟲和干熱風危害,對小麥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目前,小麥葉銹病、白粉病、穗蚜在一些地區開始發生,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干熱風發生風險較高,抓緊實施“一噴三防”對提高粒重,減輕干熱風影響至關重要。
會議要求,各地要立即組織、扎實做好“一噴三防”,根據當地小麥長勢、天氣和病蟲發生情況,科學選用殺蟲劑、殺菌劑和磷酸二氫鉀、蕓苔素等葉面肥進行合理混配,力爭豫南和豫中地區5月15日之前、豫北地區5月20日之前葉面噴施1至2次,實現“一噴多防、一噴多效”,鞏固提高前期“兩病”防控效果,為促進籽粒灌漿、提高粒重和產量保駕護航。
小麥進入灌漿期,需水量大。進入4月份以來,我省大部氣溫高雨水少,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左右,其中豫東大部偏少八成以上。另據氣象部門預報,5月份我省降雨持續偏少,有風日數多,土壤失墑和植株蒸騰耗水更快,對小麥籽粒灌漿和粒重形成極為不利。
專家提醒,豫中、豫東旱情較重地區要能澆盡澆,多澆一畝是一畝;豫西地區沒有水澆條件的麥田,要通過“一噴三防”促進灌漿,緩解干旱影響;對墑情尚可的麥田,要密切關注雨情、墑情,適時澆水。值得注意的是,小麥進入灌漿后期,也就是5月15日后,要避免澆水、防止倒伏。
要確定適宜的灌溉方式。“澆水時應注意掌握小水澆灌,嚴禁在有風天氣澆水,做到無風快澆、風大停澆,預防發生倒伏。”郭天財說。(記者 劉曉波)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