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執法新形象 傾情服務促發展 ——我市全力保障道路運輸安全暢通工作側記
摘要:制訂全市交通執法教育培訓方案,計劃舉辦“兩客一危”管理培訓班、路政業務培訓班、運政執法培訓班、海事質監執法業務培訓班;積極創建全省交通運輸服務型執法示范點,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全面推行柔性執法,采取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把服務群眾貫穿執法辦案全過程。
記者 張新成 通訊員 蔣軍華
今年以來,我市交通運輸執法工作采取加密卡點、錯時執法、區域聯動、聯合執法等措施,嚴厲打擊各類違規違法經營行為,實現了交通執法工作開門紅,保障了我市道路運輸安全暢通。
精準打擊非法營運行為
通過建立聯合執法機制、開展群眾有獎舉報、依托平臺強化重點營運車輛執法監管等方式,重點打擊未取得道路運輸相關經營許可或使用失效、偽造、變造、被注銷等無效許可證件從事班線客運、包車客運、巡游出租車、網絡預約出租車、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大件運輸等非法營運行為。加大路面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常態化組織開展“打非治違”聯合執法行動。采取加密卡點、錯時執法、區域聯動、聯合執法等措施,嚴厲打擊各類違規違法經營行為。開展危貨運輸整治專項行動。集中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對省交通運輸廳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推送的重點監管危貨企業,增加現場執法檢查頻次、加大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加強對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制度落實情況監督檢查,進一步提升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執法風險監督管控能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消除危貨運輸安全隱患,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持續開展逢周五聯合夜查治超行動,對超限車輛行駛集中的區域、路線和危險路段、橋梁,有針對性制訂路面治超執法工作計劃。建立貨運源頭動態清單,規范貨運源頭企業管理程序和標準,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定期開展送法進企業,執法大走訪、大約談等法治宣傳活動,夯實源頭企業治超主體責任。對路面執法查扣超限率在30%以上的超限車輛,一律實施源頭追溯和責任倒查,嚴格落實“一超四罰”。開展大件運輸治理專項行動。全面梳理排查轄區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和大件運輸企業基本情況,確定重點源頭單位,深入開展大走訪、大約談活動,夯實大件制造生產運輸企業治超主體責任;加大路面執法力度,健全交通執法與公安交警、高速公路運營單位信息互通、案件協辦、市、縣聯動的長效工作機制。利用超限檢測站、收費站、ETC門架車輛通行數據,開展大件運輸車輛通行核查,對涉嫌“辦短跑長”,不按許可路線、時間通行的車輛和企業違法違規情況認真調查核實,嚴格依法查處。
確保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2022年,全市交通運輸執法工作以全面提升公路路域環境為目標,常態化開展路域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日常監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執法人員在分包公路和村鎮明顯位置,將分包人員姓名、職務等信息進行公示,接受群眾舉報和監督。健全完善路政執法協作機制,加快推進路政執法檔案電子化建設,進一步推進路政執法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
有序推進交通執法信息化建設
促進科技執法上臺階、邁大步,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推進執法信息化重點項目建設,加速科技賦能交通執法。全面推廣“一體化+智慧執法+信用監管”的河南交通綜合執法新模式,實現對重點車輛全天候監管,有效減少人力投入,提高執法監管效能。加快推進非現場執法設施建設,推行行政處罰公示、黑名單制度,實施“三牌”管理,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切實做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采取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方法,盡快劃轉整合交通運輸系統駕培維修、海事航運、工程質監等執法職能,積極推進行業執法改革到位。組織開展駕培和維修市場專項治理,強化水路執法監管。對全市所有船舶全面進行摸底排查,建立檔案,對證照不齊、不適航、不適載的船舶責令改正,從源頭上消滅“三無”船舶。
持續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防范違規違紀行為發生。抽調人員組建執法監督隊,在全市開展常態化、不間斷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嚴肅查處。對各縣區督查情況、案件辦結率、執法案件數量、12328投訴舉報數量等情況進行匯總排名。對負面輿情、群眾舉報等問題,要從快調查、從嚴處理。對群眾實名舉報的,要做好回訪工作。對省交通運輸廳督辦問題調查處理不及時的,要予以通報,造成反復上訪的,要追查責任。對一些問題突出的單位,要組織開展約談,被約談兩次以上的,取消評先資格。
制訂全市交通執法教育培訓方案,計劃舉辦“兩客一危”管理培訓班、路政業務培訓班、運政執法培訓班、海事質監執法業務培訓班;積極創建全省交通運輸服務型執法示范點,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全面推行柔性執法,采取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把服務群眾貫穿執法辦案全過程。加快推進司機休息室建設,開展“執法體驗周”“基層站所開放日”“聯百企駐百站”等活動,對運輸企業實施“一對一”“直通車”式服務,持續提升執法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