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能任由直播間里擺攤“坑老”
摘要:此前,在相關部門督促、媒體曝光下,有平臺處理了大批違規直播間,但有網友發現,某些主播換個小號就能卷土重來,更有人通過讓粉絲刷屏“正能量”、在直播間里“打啞謎”“對暗號”等方法來規避審核。
上千的翡翠卻是塑料,進口的枕頭實為山寨,連口口聲聲的“家人”也是騙子……隨著直播帶貨興起,家中老人頻頻被坑成了不少家庭的新煩惱。日前,中央網信辦發布2022年“清朗”行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嚴厲打擊網絡直播收割老年人流量、實施營銷詐騙的行為。
老人積極“觸網”本是好事,但這一群體“涉網不深”的特點也極易被一些黑心商家與主播利用。其實直播間中的種種套路并不新鮮:或是編瞎話、騙感情,聲情并茂講述“正能量”劇本,你來我往表演“砍價”戲碼,聲嘶力竭強調廠家“虧本”;或是雇“水軍”、帶節奏,“搶不到”“量太少”“下架了”持續刷屏,饑餓營銷下,很多人覺得“買到即是賺到”。長期沉浸在這種氛圍中,老年人不僅貢獻了大量用戶時長,還稀里糊涂被裹挾著真金白銀地打賞、下單。各種假冒偽劣、“三無”產品掏空了他們的腰包,更把其原本平靜的晚年生活攪得一地雞毛。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豈容騙子大行其道?在這方面,作為提供“表演場地”的一方,各大平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入駐主體資質證照進行審查,對違法違規信息及時過濾,對坑蒙拐騙主播盡快封停,每個環節都要拿出實打實的措施。此前,在相關部門督促、媒體曝光下,有平臺處理了大批違規直播間,但有網友發現,某些主播換個小號就能卷土重來,更有人通過讓粉絲刷屏“正能量”、在直播間里“打啞謎”“對暗號”等方法來規避審核。這些新問題,都要求平臺方真正重視起來,不斷創新技術手段、彌補監管漏洞。
以更大視野看,讓老年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是一個嚴肅的社會話題。無論被線下推銷詐騙,還是被線上直播忽悠,說到底還是因為防范意識和能力不足。由于社會角色轉變、身體不便等原因,老年人與外界的連接逐漸減少,很多在年輕人看來非常拙劣的話術,對于他們來說都可能是一種情感寄托。針對這種情況,相關方面在推行適老化服務、提升保護機制的同時,也要適時就相關知識進行接地氣的宣傳。而作為家人,與其事發之后責怪埋怨,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老人的情感需求。各司其職、多管齊下,為長輩們的網絡生活筑起一道“防火墻”,也能讓線上“銀發市場”更健康。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