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計劃發射次數“60+” 中國航天依舊“繁忙”
摘要:52年來,我們的火箭能力越來越強:長征五號體型雖“胖”但能力更強,長征七號為空間站物資運送忙,長征八號“一箭22星”創紀錄,長征六號固液混合動力有妙方,新一代運載火箭陸續登場。今年航天日的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航天夢的種子在神州大地生根、發芽、結果。
2022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國家航天局提供)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胡喆、宋晨)此時此刻,離地近400公里的軌道上,天和核心艙“感覺良好”,已接待兩撥“來客”,等待著今年空間站建成那一刻;36000公里,這個軌道高度上,北斗衛星已成為大家生活中的“導航員”;距離地球數億公里,祝融號火星車還在繼續書寫“火星歷險記”……
這就是航天,離我們物理上很遠,卻又心理上很近。一個個科學探測器好比未知世界里勇敢的“探索者”,一顆顆應用衛星又如同“小蜜蜂”般為地球上的人們勤勞飛翔。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航天依舊“繁忙”。根據國家航天局公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全年計劃安排發射任務60余次,如順利實現,這將再次刷新中國全年航天發射次數的紀錄。
52年前,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宣告我國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
52年來,我們的火箭能力越來越強:長征五號體型雖“胖”但能力更強,長征七號為空間站物資運送忙,長征八號“一箭22星”創紀錄,長征六號固液混合動力有妙方,新一代運載火箭陸續登場。
我們的衛星功能越來越多:目前,我國在軌工作的各類衛星超過500顆,廣泛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通信衛星為農村及邊遠地區1.4億多戶家庭提供服務,遙感衛星影像累計分發超億景,北斗衛星用于大眾出行。
我們的航天員周游寰宇:神十二乘組空間站首出艙,神十三乘組太空授課忙;我們的航天夢高飛遠航:今年“中國航天日”之際,200余場活動陸續舉辦,一批航天展館、設施集中向社會公眾和學生開放;一批院士專家走進校園,一批航天科普節目和講座陸續亮相。
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今年航天日的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航天夢的種子在神州大地生根、發芽、結果。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繁忙”,空間站完成在軌建造,空間基礎設施衛星繼續升空,唯有繼續奮斗才能書寫新奇跡。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