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給陌生人肩膀,是凡人微光城市柔情
摘要:面對帶著大包小包、鞋褲沾有干活留下的泥垢的“大哥”,面對身體疲憊、迷迷糊糊睡著并靠在自己肩膀上的陌生人,這位年輕人沒有嫌棄和躲開,也沒有因不舒適而推醒他,而是用穩固的肩膀,給了農民工大哥一個安穩、舒適的依靠…… 這份善意流露、平淡中散發的熱忱,被對面乘客記錄下來并發到短視...
日前,一段農民工靠在年輕小伙子肩膀上睡著的視頻在網上火了——浙江杭州一名律師在乘坐地鐵時,一個帶著大包小包、滿身泥垢的農民工靠在他肩膀上睡著了,但他一動不動,讓這位大哥安睡。
總有一些瞬間讓人如沐春風。面對帶著大包小包、鞋褲沾有干活留下的泥垢的“大哥”,面對身體疲憊、迷迷糊糊睡著并靠在自己肩膀上的陌生人,這位年輕人沒有嫌棄和躲開,也沒有因不舒適而推醒他,而是用穩固的肩膀,給了農民工大哥一個安穩、舒適的依靠……
這份善意流露、平淡中散發的熱忱,被對面乘客記錄下來并發到短視頻平臺上,年輕小伙因此被諸多市民點贊:“這是十分有修養、令人尊敬的舉動”“小事見真章,一個人的人品可以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看出來,小伙子心地淳厚”……從這一片怒贊中,可以看到一顆顆向好向善的心,而這或許正是“讓城市更美好”的一種體現。
“讓陌生人靠在自己肩膀”,看似是一則微不足道的故事,但人們不難從中看到凡人微光,以及由此映照出的整座城市的溫馨與柔情。廣大農民工在融入城市的過程中,需要被理解、被接納。不難想見,如果一座城市的陌生人都能對農民工溫柔以待,那么人文友好型城市不難建成。“萍水相逢,溫柔相待”,這是現代城市和社會應該努力追求的文明底色。
“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趨。”社會文明不斷進步,城市的人文精神也在不斷放大。“留燈十年,等你回家”“雨傘借一贈百”“全城出動,尋找耳蝸”……類似的故事在不同地方發生,直抵人們的心靈。
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文明的光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點亮道德的火炬,匯聚成磅礴的社會暖流,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人們的共同愿景。而勾勒這樣的圖景需要“雙向奔赴”——每一個人在被周邊的事物溫暖的同時,要在文明的感召下,培養城市文明共同體意識,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樂善好施、助人為樂。
當人們的善良、愛心交相輝映,社會風尚一定會更加美好。
(工人日報 樊樹林)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