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十問
摘要:重點群體就業難度增加,部分行業就業人數減少……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從中央到地方,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加快落地,尤其近期進一步發力,與疫情競速,和困難賽跑,在助力經濟爬坡過坎中不斷釋...
掃碼看全文
新華社記者
4月18日,中國經濟首季報出爐。一季度,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主要指標增速基本穩定,發展質量效益有所提高,開局總體平穩。但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近期多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經濟形勢怎么看、就業壓力如何解、產業鏈供應鏈如何穩、小微企業困難如何破……新華社記者梳理當前中國經濟十大關切問題,采訪權威部門和權威人士進行解答。
(一)困難挑戰增多,如何看待當前經濟走勢?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穩步復蘇,前兩個月出現積極變化,但進入3月,受烏克蘭局勢變化和國內疫情影響,回升勢頭承壓。
當前經濟形勢怎么看?如何確保實現5.5%左右的全年增速目標?
總體看,首季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平穩開局。當前成績,實屬不易。
支撐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總體平穩。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7萬億元,同比增長4.8%,高于去年四季度4%的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于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財政收入平穩增長,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外資外貿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國際收支總體穩定,外匯儲備保持在3.2萬億美元左右。
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多項指標彰顯“進”的態勢。
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2%和8.1%,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均增長1.4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8.8%;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改革開放持續深化。
當前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困難挑戰明顯增多。
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沒有改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一些城市按下“慢行鍵”,封控管理區域部分停工停產,產業鏈供應鏈遭遇堵點;部分行業企業困難加大,小微企業面臨運營困難;旅游住宿、交通出行、餐飲娛樂等接觸性聚集性消費活動受到制約;重點群體就業難度增加,部分行業就業人數減少……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從中央到地方,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加快落地,尤其近期進一步發力,與疫情競速,和困難賽跑,在助力經濟爬坡過坎中不斷釋放“穩”的力量。
當前我國發展仍具有諸多戰略性的有利條件,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廣,又有超大規模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具有強大的韌性和活力。我們既正視困難又堅定信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二)統籌防疫與發展,如何算好大賬?
3月以來,本土疫情波及30個省份,既有上海、深圳等萬億級GDP強市,也有吉林等農業大省,輻射區域廣鏈條長,經濟下行壓力階段性放大。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