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最盼槐花香(李杰)
摘要:每年的春天,我仍然盼望著槐花盛開,不僅是喜歡它那淡淡的、清甜的花香味,更是因為它牽動著我小時候留下的一個情結。到了春天,滿地姹紫嫣紅,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爺爺戴著網紗面罩收集蜂蜜,網紗罩上面黑壓壓地粘滿蜜蜂,手上也是黑乎乎的。爺爺就像槐花樹一樣,總是默默地奉獻芬芳。
每年的四月份,滿目的青翠欲滴,而此時的槐花,也開得剛剛好!每逢此時,我最盼槐花香。
村子里的槐花樹所剩已寥寥無幾,于是我和幾個朋友商量著去山上摘槐花,結果上山后被漫山遍野美麗的景色吸引,只記得玩耍,全然忘記了來時的目的。在回家的路上,大家爭相討論著所見所聞,卻不知我還在為沒摘到槐花而耿耿于懷。
越長大,越懷念,懷念我對槐花的那種獨特情結。
記得小時候,每當槐花開的時候,香氣撲鼻,整個村莊都彌漫在槐花的清香中。那時候的槐樹特別多,家家戶戶門前種的都有,大人小孩齊上陣,有拿鉤子的,有拿籃子的,捋槐花那種喜悅之情能感染村里每個人。
蒸槐花的時候,孩子們眼巴巴地守在廚房門口,盼著媽媽快點蒸好槐花。只見媽媽把槐花用清水洗上幾遍,然后放上鹽、五香粉、面粉,拌勻后再倒上一點油,開始上鍋蒸,不一會兒蒸槐花的清香彌散開來,饞得我們早早地把碗筷準備好,等著槐花出鍋的那一刻。蒸好后的槐花出鍋后要先放入盆中用筷子攪拌松散,再澆上準備好的蒜泥,那味道真叫一個美。
每人盛上一碗,端到全村人吃飯聚會的地點——村西頭曬場里。大人小孩,或路邊、或墻根,蹲著、坐著……不同的碗,不同的話題,不同的熱情,卻捧著一碗同樣的美食——清一色的蒸槐花,馨香可口,好吃無比。誰家的槐花菜里要是放了香油,離老遠都能聞見,大家都爭著去搶,我嘗嘗你的,你嘗嘗我的,說著,笑著,吃著,滿滿的人間煙火氣。盡管蒸槐花比不上山珍海味,但我們卻吃得有滋有味!
童年的生活雖然很清苦,但很開心,最普通的蒸菜都能成為孩子們最奢侈的美味佳肴,那時候我們用它來填飽肚子,而現在我們雖然懷念,也只是嘗個新鮮。
每年的春天,我仍然盼望著槐花盛開,不僅是喜歡它那淡淡的、清甜的花香味,更是因為它牽動著我小時候留下的一個情結。因為槐花開的季節,就是爺爺放蜂的時候。
一直以來,我都對養蜂人有一種特殊的情愫,記得我小時候,村頭來了一個養蜂人,帶著他的女兒,和我年紀差不多,每天上學放學經過那里,我都會逗留一番,聽養蜂人講故事,和小女孩一起寫作業、玩耍,還能喝到香甜的蜂蜜。后來他們搬走了,我失落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鬧著爺爺,讓他也養幾箱蜜蜂,爺爺拗不過我,就弄來了幾箱蜂,并在村后的小菜園里,蓋個簡易小房子,在房前屋后種滿了花花草草。到了春天,滿地姹紫嫣紅,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爺爺戴著網紗面罩收集蜂蜜,網紗罩上面黑壓壓地粘滿蜜蜂,手上也是黑乎乎的。但那些蜜蜂從來沒有蜇過爺爺,大概它們都有靈性吧,識得主人。而我就沒那么幸運了,有好幾次都被蜇得鼻青臉腫,眼都睜不開了,但依然不長記性,每天放學總要先到爺爺養蜂的小房子里耍會兒,心里惦記著那清香甜膩的蜂蜜。趁爺爺不在,就偷偷裝上一小瓶帶到學校,饞得小朋友們那叫一個歡呀!在那個吃顆糖都很難得的年代,一瓶蜂蜜顯然已成為我炫耀的資本。
爺爺說,洋槐花蜜最好。他在房前屋后、溝邊地頭都種上洋槐樹,供蜜蜂采蜜,供全村人吃槐花。奶奶常常抱怨爺爺不會過日子,地里糧食打得都不夠吃,卻還養花種樹。爺爺不以為然,依舊我行我素,種花種草,栽瓜種豆,養蜂養蠶。
我知道爺爺做了一輩子小生意,也沒賺到過錢,善良的爺爺賣的沒有送出去的多,他不計得失,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臉上時常洋溢著幸福。爺爺就像槐花樹一樣,總是默默地奉獻芬芳。這也讓我常常憧憬:等我老了,就找個有山有水的地方,養一群雞、鴨、鵝,再養幾十箱蜜蜂;種花,種草,建個百果園,再種幾棵槐樹,種下后半生的幸福!
(作者單位:遂平縣褚堂街道屈莊村)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