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互聯網+”快車 開啟“觸電織網”模式 西平縣漁網漁具產業“云上騰飛”
摘要:西平縣商務局負責人說,為進一步深化O2O模式,充分發揮集群效應,實現漁網漁具產業質與量的飛躍,在水泉汪村西側,一座多功能、綜合性的漁網漁具電商產業園正拔地而起。項目建成運行后,可入駐企業40多家,容納3500人就業,年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
駐馬店網訊(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田春雨)偌大的院子里,有的工人在熟練地織漁網,有的工人在裝貨打包,兩臺打印機不停運轉,一張張快遞單持續吐出……4月12日,遠近聞名的“淘寶村”西平縣專探鄉水泉汪村快樂垂釣漁具公司里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負責人王俊賀操作兩臺電腦,熟練地在網店上接收漁網漁具訂單。短短幾個小時,該公司已從網店上收到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200多個訂單。
西平縣素有“漁網之鄉”美譽,漁網編織是傳統優勢產業,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淵源。隨著近些年的發展,該縣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漁網漁具生產加工基地。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西平縣漁網編織這個“老行當”也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不少人開啟了“觸電織網”的創業模式,為漁網漁具產業“云上騰飛”插上翅膀。
專探鄉水泉汪村返鄉創業青年王俊賀、李闖等陸續嘗試著開淘寶店銷售漁網漁具,并嘗到了新銷售模式帶來的“甜頭”。
“村民網店生意越來越好,有的還學會了直播帶貨。他們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模式,已轉型成為新時代的電商從業者。”水泉汪村村委會主任王連峰說,水泉汪村許多80后、90后“漁戶”靠漁網和互聯網這兩張“網”,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架起了致富的“金橋”,并帶動周邊村莊網店的興起。目前,該村有網店近200家,5家網店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2家網店年銷售額達800萬元,還有20家網店年銷售額達100萬元。
“水泉汪村的產業發展模式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像它水靈靈的村名一樣,正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活水源泉’。”西平縣商務局負責人說,為進一步深化O2O模式,充分發揮集群效應,實現漁網漁具產業質與量的飛躍,在水泉汪村西側,一座多功能、綜合性的漁網漁具電商產業園正拔地而起。該產業園占地79.8畝,建設總面積4.35萬平方米,是一個集生產、物流、倉儲、商貿于一體的大型電子商務產業基地。項目建成運行后,可入駐企業40多家,容納3500人就業,年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目前,已有10余家電商企業入駐。
水泉汪村漁網產業“騰云”而升,只是西平縣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在‘互聯網+’的大旗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的風向標。”西平縣主要負責人說,當前該縣很多創業者、鄉村農民搭乘網絡快車,讓自家的漁網漁具、針織服裝、食品名吃等從偏僻鄉村走向全國、全世界。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