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和事業互相成就
摘要:去年,我市深入實施“智匯駐馬店”人才工程,完善科技人才激勵機制,柔性引進“香菇院士”李玉、“花生院士”張新友、“防水院士”王復明等19名院士,涌現榮獲“全國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的祁興磊、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王華明等科技創新人才。
本報評論員
邦之興,由得人也。人才是首要資源,有著其他資源無法比擬的無限可開發性、可創造性,不僅不會因為開發利用而枯竭,而且會因開發利用而源源不斷涌現。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新人才引進。去年,我市深入實施“智匯駐馬店”人才工程,完善科技人才激勵機制,柔性引進“香菇院士”李玉、“花生院士”張新友、“防水院士”王復明等19名院士,涌現榮獲“全國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的祁興磊、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王華明等科技創新人才。“院士經濟”帶動正陽花生、平輿防水、泌陽花菇等產業引發裂變效應,書寫了創新驅動發展的鮮活范例。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難求。”廣納賢才,既要有“三顧茅廬”的誠意,又要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執著。領導干部深知我市雖是人口大市,但高層次人才比較匱乏,要在區域發展中集聚創新優勢、實現跨越發展,需要主動爭取。時任正陽縣委負責人表示:“那時,我三天兩頭往省農科院跑,主動向張新友院士介紹正陽花生產業的發展情況,聽取指導建議。”憑借誠懇的態度與大力發展花生產業的決心,正陽縣得到了張新友院士及其團隊的認可。隨后,院士工作站在正陽縣掛牌成立,優質花生品種層出不窮,創新成果不斷轉化……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市委、市政府不僅在尋覓人才時求賢若渴,使用人才時更注重各盡其能。我市通過持續探索、深入實踐,進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服務、獎勵、考核“三項機制”,對院士工作站承擔的科研課題、重大項目和創新平臺建設給予傾斜和支持;支持幫助院士工作站引進急需人才,組建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推出,充分調動了院士們在我市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搭建起院士們在這里能干事、干成事的廣闊舞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如今,在駐馬店市,“引進一個院士,帶來一個團隊,培養一批人才,帶動一個產業”的故事正不斷上演。未來,我們要持之以恒地為人才提供創新創業“熱土”,構筑人才創新創業“核心磁場”,營造人才發展的“最優生態”,讓人才和事業在互相成就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