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摘要:印象中,冬天的早上,父親會帶我們姐弟4人一起踢毽子、跳繩,他會各種花樣踢毽子、跳繩,姿勢很優雅。父親、母親只要你們幸福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也50歲了,在父親眼里還是孩子。這就是我的父親,一位樸實善良,做事事無巨細的76歲老人。
文/李勤
關于父親的話題太多了。初中時學過朱自清的《背影》,后來讀過龍應臺的《目送》,我覺得這兩篇文章剛好呼應。你們還記得羅中立于1980年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油畫《父親》嗎?這幅畫一直刻在我腦海里:那個手捧粗瓷大碗,頭包白色毛巾,滿臉核桃紋寫滿了滄桑的老人。我讀懂了他臉上的內容,因為我有一位勤勞堅強、負重前行的父親。
我的父親出生于1947年,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老四。父親是一位民師,說話慢條斯理的。小時候我經常挎著書包跟在他身后(那個年代只有步行,自行車根本買不起的)高高興興去上學。印象中,冬天的早上,父親會帶我們姐弟4人一起踢毽子、跳繩,他會各種花樣踢毽子、跳繩,姿勢很優雅。父親寫得一手漂亮的字,十里八鄉有需要書寫宣傳標語、匯報材料的時候,都會來家里邀請他。小時候,鄰村墻壁上由他書寫的毛筆字令我記憶猶新。父親很有音樂細胞:會吹口琴、拉二胡(這一點我咋不隨父親呢)。很遺憾的是他拉二胡的愛好在我上中學時停下來了。所以我常常幻想:夜晚,煤油燈下,我坐在小板凳上雙手托腮,瞇著眼睛聽父親拉二胡獨奏《高山流水》,那畫面多愜意、多和諧啊!
1991年夏天,我考上了師范學校。來自農村的我沒有進過城,連搭乘公共汽車都不會,便央求父親在開學前帶我演練一遍。1991年8月的一天,父親帶著我從東和店街上坐車到平輿伯父家,上車后我才知道要交錢給售票員,然后售票員給我們撕兩張票,這樣就可以了。1991年9月16日,開學了。一大早父親送我去學校,到校園后他忙著幫我辦理各種入學手續、找教室、寢室,下午兩點多才忙完,父親匆匆吃點午飯,叮囑我幾句就回去了,看著父親的背影,我流淚了,是那么的不舍。父愛如路,開啟了我的人生。
父親愛運動又勤快,這個優點他的4個孩子都繼承了。無論冬夏我們從不睡懶覺,注重鍛煉身體。我耳邊常常想起父親的話“生命在于運動”“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做事情要規規矩矩”等。后來我在文化、學業上可能超過了父親,父親樂呵呵地告訴別人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父親的內心是以我為榮的、是竊喜的。他是一位不善表達、內心溫暖如春的父親。父愛如傘,為我遮風擋雨。
父親把一生獻給了教育事業,畢業后我也做了一名人民教師。父親待人真誠、做人厚道。父愛如水,我們是小船,在父親的海洋里揚帆遠航。
父親于2011年11月光榮退休,但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一直在家全心全意照顧著我的母親。母親患有帕金森綜合征已10多年了,很多事情不能自理,完全離不了父親的照顧。我對母親說:“您有如此老伴,太幸福啦!老伴就是您的拐杖,幸福知足吧。”父親、母親只要你們幸福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好人一生平安!
我畢業、上班、成家,婆家與娘家距離不遠,回去很方便。父親知道我喜歡吃蒸菜和韭菜盒子,所以他每次蒸菜時都給我打電話,說他蒸了什么什么菜,讓我下班了去吃。有時說:“今天做韭菜盒子了,你放學了來吃吧!”一個不足十秒的電話溫暖了我一生,也讓我不好意思,本該是我打電話給二老的。父親理解我忙,從不責備我。老人其實就是想要我常回家看看,說說話兒、聊聊天(此處該聽聽陳紅的經典老歌《常回家看看》了)。
父愛如山,孩子們就是幼苗,在父親呵護的沃土上茁壯成長。我也50歲了,在父親眼里還是孩子。這就是我的父親,一位樸實善良,做事事無巨細的76歲老人。父愛如河,淵源而流長;父愛如雨,為我們洗滌心靈。
最后以孫悅的經典老歌《好人一生平安》結束吧!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