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記憶中的蔥花面葉(王永顏)
摘要:”只見姥姥扎上軍綠布做的圍裙,麻利地走進廚房,洗手、刷盆、和面、剝蔥,談笑間一個捶頭大小的面團就在姥姥三下五除二的攪拌下和成了,小面杖、大面杖輪番使用一次后,一片圓圓的、薄薄的,大如盆口的面片搟成了,姥姥再拿刀把它切割成不規則形狀,添水、燒鍋、下面片、蔥花,待面片煮熟后,...
爸爸姊妹七個,爺爺奶奶去世得早,撇下幾個年幼的姑姑跟著作為長子長媳的爸媽生活,當時最小的六姑和哥哥一樣大,剛滿兩歲,我家也成了當時常見的大人口家庭。人雖多,但勞力少。爸爸是鄉村小學教師,工資沒有別人干活掙的工分多。在當時靠出勞力掙工分養家糊口的年代,我們家過得緊巴巴的,白饃與蔥花面葉成了我心中的向往。
相對于我們家的窘迫,姥姥家的日子相對好過。媽媽姊妹兩個,在大姨和媽媽都出嫁后,就剩姥姥和姥爺一起生活。每到小學放寒暑假,我都會在三十里外的姥姥家住上一陣子。因為我非常留戀姥姥專門為我做的蔥花面葉。要知道,在我家,當時能經常吃到白面做的蔥花面葉就是奢侈,常常兩三天才趕上一頓,而且小孩多,哪有在姥姥家可以天天獨享的待遇。
姥姥個頭不高,瘦瘦的,眉宇間透著慈祥。每當我在她家的時候,姥姥總親昵地對我說:“乖,想吃啥飯,姥姥給你搟蔥花面葉好不好?”這時我總是歡呼雀躍:“好,我最喜歡吃這飯了。”只見姥姥扎上軍綠布做的圍裙,麻利地走進廚房,洗手、刷盆、和面、剝蔥,談笑間一個捶頭大小的面團就在姥姥三下五除二的攪拌下和成了,小面杖、大面杖輪番使用一次后,一片圓圓的、薄薄的,大如盆口的面片搟成了,姥姥再拿刀把它切割成不規則形狀,添水、燒鍋、下面片、蔥花,待面片煮熟后,只見姥姥一手掂著香油瓶,一手用筷子往油瓶里蘸兩下再滴到鍋里,啊,一股飯香迎面撲來,急得我在旁邊直喊:“姥姥,我餓了,快給我盛。”吃著姥姥給我端上的飄著油花的蔥花面葉,那種幸福感至今仍在我腦海里回味。
如今,日子和以前比可以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作間難免有應酬,吃多了小時候做夢都想不到的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偶爾酒醒時,我還想吃上一碗姥姥做的蔥花面葉。雖然現在在飯店里可以吃到,在家妻子也可以做,但卻總吃不出姥姥做的那種味道。有一次,胃有點不舒服,但又有點餓,總想喝一碗薄薄的蔥花面葉,我給妻子說讓她給我做一碗,并給她講了我小時候姥姥的做法。妻子一樣是和面、切蔥,面片搟的也是既勻又薄,還是先把調和油倒進鍋里待燒熱后伴隨著“哧啦”聲,蔥花在鍋里快速翻炒,加水,燒開。待妻子給我端上來,聞著噴香的飯,努力地找尋孩童時的感覺,卻怎么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
我記憶中的蔥花面葉,那種既香又美的味道,隨著經濟的發展,時間的推移,也深深地印在我記憶的長河里,讓我時常想起,久久地回味……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婦女聯合會)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