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 | 父親的寶貝(李月強)
摘要:自此,我又開始進一步理解父親的瓦刀和抹子。這天上午,父親準備出門,關上門后先過來看看院子里玩耍的我們:“還有十二個糖,今兒不許吃了,留著明兒吃,再敢偷吃,回來耳朵給你們擰掉!”
早年,父親的寶貝是家里的一根扁擔。我清晰記得那根扁擔,還有父親每次挑著扁擔離開家門時的情景。
那些年,每年一開春,人們開始為口糧打饑荒,地窖里的紅薯沒了,糧缸里的糧食見了底,過年時的歡歡喜喜,一瞬間就被拉回到現實里。當時盡管還是大集體,但政策上已經有所松動,一些人開始活絡起來,也基本是些“雞蛋換鹽兩不找錢”的事情,我的父親也在其中。他把存了一冬天的高粱桿拉出來,扔進水里,讓它們吃透水,從水里撈出后,用刀自上而下分成兩半,然后用石磙碾壓平整,再去掉里面的瓤,漂亮的高粱桿皮兒就成了。煤油燈下,那高粱桿皮兒在父親手里上下翻飛,一張張精美的涼席就編出來了。
兒時的我愛看父親編席,在我看來父親編席的技術簡直是門藝術,看著是種享受。童年無數個夜晚,我是看著父親編席子進入夢鄉的。
高粱通身是寶,它的穗去掉籽,可以扎成笤帚、炊帚,最上端的一節光滑漂亮的細桿子可以做成鍋蓋,放饅頭,放餃子,絕對安全無污染。一切準備就緒,父親拿出了扁擔,軍用挎包里裝滿了窩頭,軍用水壺里也裝滿了水,扁擔的一頭是涼席,一頭是笤帚、炊帚。父親是和村里的幾個年輕人挑著扁擔去南方換大米,一趟要用一星期或者更長時間。清晨,我耳邊時常響起父親出門時扁擔的‘吱吱扭扭’聲,眼前始終是濃濃的化不開的霧,使我不能把父親目送更遠……
我家祖上靠扛活為生,傳下來兩件看家的寶貝——一把瓦刀,一把抹子。我爺爺當年拿著一把瓦刀一把抹子四處給人家做些修修補補的活,到了父親這里,他拿起一把抹子一把瓦刀開始給公家做些修修補補的活。
父親常說的一句話是“有爛磚沒爛墻”。我初始是這樣理解的:就算生活條件再怎么艱苦也要用認真樂觀的態度去對待。那些年父親在外干活,公家拆房后不要的爛磚頭都被他拉回來堆在了小院里,突然有一天,他買來了一些新磚塊。很快,家里蓋起了四間整齊的大瓦房,只是那一大堆爛磚頭也不見了,原來是被父親用瓦刀再次雕琢后都派上了用場,砌在了墻里面。然后,他用抹子端起和好的白灰,再把屋內不太整潔的墻壁抹的漂漂亮亮。
幾年前小弟的孤注一擲耗去了父親多年的辛苦,父親又拿起了他的瓦刀和抹子四處打零工。父親說:債再多也有數,慢慢還,總能還上的,年輕人跌跟頭難免,但不能破罐子破摔。時逢村西正修一條高速公路,父親參加了公路的護坡工作。護坡的活完全是人工干,人工砌石頭,又臟又累,工資不高,但父親說離家近。三夏酷暑,年輕人都歇了工,而父親沒停下他手中的瓦刀與抹子,毒辣的日頭下,他花白的頭發被汗水濕透,身上的汗衫水洗一般。這些父親還都能克服,最難忍的是雙手,因為天天摸水泥石灰,雙手有了過敏反應,手背手腕上起了大大小小的疙瘩,癢起來鉆心。秋冬時節,風像刀子一樣把父親的雙手割開了一道道口子,他用膠布纏上,依然沒停下手里的瓦刀與抹子。
幾年過去了,父親終于把小弟捅出窟窿的墻壁又給補上了。自此,我又開始進一步理解父親的瓦刀和抹子。
當然,我們才是父親永遠的寶貝。那些年,父親每次出門回來我們都像過年一樣,跑過去先掏他的兜。一次,他從南方換大米回來時,我們老遠就看見他上衣的幾個口袋鼓鼓囊囊,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都有糖吃。這天上午,父親準備出門,關上門后先過來看看院子里玩耍的我們:“還有十二個糖,今兒不許吃了,留著明兒吃,再敢偷吃,回來耳朵給你們擰掉!”
父親走了,一群“小老鼠”進屋了。我們東瞅瞅西看看,父親會把糖藏哪里呢?突然,我眼前一亮,床前那根搭衣繩還在微微晃悠。我們找到父親的上衣,再找到他的褲子,幾個口袋都掏掏,掏出來一把糖。我們笑了,把糖放在地上準備分吃。
“1,2,3,4,5......”我數著地上的糖塊。
“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飯,專吃大壞蛋。”弟弟跟著唱了起來。
“咋數哩?”
“12345,上山打老虎。”
“1,2,3,4,5,6,7。”
“6,7。”弟弟跟著念。
“8。”
“8,9。”
“對了,8,9不離10了。”
“不對,還有兩個呢?”
那倆放哪里呢?我們仔細地翻找起來,半天也沒找到,我們準備出去。
木門后掛著父親的軍用水壺,就在我們關門時水壺一晃蕩,我聽出了異樣的聲音。我取下來搖一搖,里面呼啦啦響了起來,我們都笑了。
(作者單位:自由職業者)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