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三代映三心 稅務藍閃耀黨旗紅(田園)
摘要:2012年加入稅務大家庭的我,穿上“稅務藍”,成為當下稅收現代化的親歷者,延續著我家與稅的緣分,承載著爺爺和父親的囑托繼續前行。
一個錘頭、一把鐮刀交織一起,看上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圖案,可把它貼在鮮紅的旗幟上,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我的家庭,三代稅務人,仰望黨旗,鐮刀閃亮鐵錘響,黨旗紅下閃耀著稅務藍。
1950年參加財稅工作的爺爺,作為新中國第一代稅務人,從革命的烽火中成長起來的那代人,見證了新稅制的建立和稅收事業的起步。在爺爺看來,為新中國生產建設提供財力保障的工作是比天還大的事情。那時候的爺爺懷著對黨和人民事業無比虔誠、無限忠誠的信念,和同事們一起帶著算盤、干糧、稅票,起早貪黑地走訪每個商戶,宣傳國家稅收政策,做通思想工作,確保不落下每一筆稅款。2019年爺爺去世了,我和父親整理爺爺遺物時,打開了爺爺抽屜最深處的一個盒子,里面裝了大大小小的黨徽,父親跟我說,這些黨徽,是爺爺一生信仰的寫照。
1980年成為一名基層稅務干部的父親,經歷了利改稅、分稅制等一系列稅制改革,基層稅收征管服務工作任務重,父親不僅要起早摸黑干好日常工作,還要持續更新不斷變革的稅收知識。憑著刻苦鉆研的勁頭,短短幾年,他就成了單位的“金算盤”“政策通”。他總說,自己是伴隨著稅收改革成長起來的一代稅務人,只要身穿著稅服,就要承擔責任和使命,有一分熱,就要為稅收改革發展發一分光。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父親主動要求到社區值班,單位的領導說:“你今年就要退休了,歇歇吧。”他笑著說:“我這個老同志還是可以干些體力活的,讓年輕人去干更重要的腦力工作吧。”每天清晨他最早趕到社區卡點,對進出社區的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而這樣重復的工作要持續到夜幕降臨,一天下來,手和腳都已經凍得沒有知覺了。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2年加入稅務大家庭的我,穿上“稅務藍”,成為當下稅收現代化的親歷者,延續著我家與稅的緣分,承載著爺爺和父親的囑托繼續前行。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就懷著一顆“好稅官”的初心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因為那抹紅色的基因和澄澈的稅藍,已經根植于我的記憶、浸潤著我的心田、流淌在我的血脈。如今,我如愿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右手握拳的堅定、宣讀誓詞的熱血澎湃、小心翼翼地戴上那枚鐮刀錘頭組成的黨徽,我才真正感悟到,我是何等幸運和幸福,在青春綻放的最寶貴人生階段與祖國發展的激情歲月同頻共振,熠熠發光的黨徽時刻閃耀在胸前。“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我將稅務工作視為成長的豐厚沃土和廣闊課堂,把自己的青春都渲染在稅收這片廣闊的天地,發揮著黨密切聯系群眾“神經末梢”的作用,用自己的擔當與責任為黨和國家事業分一份憂,用知識和能力為納稅人解憂獻一份力,用才華和熱血為助力驛城稅務事業擔一份責。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和我的家人雖然是如苔花一般的黨員,沒有“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情壯志,卻也有著稅務人員的家國情懷和夢想。我們有不甘平庸、不甘屈從、不甘得過且過的血性和品節,更有堅守信仰、始終忠誠、勇于擔當的錚錚誓言,用汗水和智慧譜寫“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人生篇章。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駐馬店市驛城區稅務局)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