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技術變廢為寶
摘要:用秸稈發電,也就是對秸稈進行技術加工,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還拉長了產業鏈、帶動了就業。我市物產豐富,發展鄉村產業并不缺少資源,缺少的是科學技術。就拿秸稈來說,只要有了相應的科學技術,不僅能夠用于發電,還可以生產新型燃料、優質肥料。
□ 石新宇
國能正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用秸稈發電,每年燃燒秸稈30多萬噸,發電2.36億度,帶動農民增收8000萬元。(詳見《駐馬店日報》2022年4月7日2版)
多年前,秸稈是農民的心頭之愛,被做成燃料、飼料,連麥茬、豆茬都拔出來燒火做飯用。后來,秸稈成了農民的心頭之痛,燒火做飯不再用它,喂牛喂羊用不完,堆放又沒地方,只好點火燒掉。點火燒掉嚴重污染環境。于是,農作物收獲之后,禁燒就成了鄉鎮的一件大事,工作人員包村包片晝夜值班。一些農民因為偷偷燃燒秸稈被處罰,一些工作人員因為監管不力被處理。
不被做成燃料、飼料,秸稈真的就成了廢物嗎?當然不是。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秸稈只要放對了地方就是寶貝。所謂“對的地方”,就是用技術對它進行加工處理的地方。眾所周知,污水經過技術處理,可以變成飲用水,那么秸稈經過技術加工,同樣有其價值。用秸稈發電,也就是對秸稈進行技術加工,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還拉長了產業鏈、帶動了就業。把秸稈放對地方,就是這樣令人振奮。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地方的先進程度、發展速度,從根本上講取決于科學技術的先進程度。不用懷疑,科學技術就是有點石成金的神奇功效,有了科學技術,“廢物”就是會大放異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鄉村振興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其中產業興旺是前提、是根本。我市物產豐富,發展鄉村產業并不缺少資源,缺少的是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保障。就拿秸稈來說,只要有了相應的科學技術,不僅能夠用于發電,還可以生產新型燃料、優質肥料。國能正陽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年燃燒秸稈30多萬噸,發電2.36億度,帶動農民增收8000多萬元,我市是農業大市,每年產生的秸稈如果全部用于發電,又將會發電多少億度、帶動農民增收多少萬元?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