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糧于地 藏糧于技 西平縣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摘要:構建“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體系,轉型升級提升價值鏈,實現了規模優勢向產業優勢、生產優勢向效益優勢轉變。培植壯大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小麥、玉米加工企業126家,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1家,提高了糧食生產的產業化水平,推動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駐馬店網訊(記者 付建強)自“能力作風年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西平縣委、縣政府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繼續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保障、以農業科技為支撐,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西平縣常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10萬畝,2021年糧食總產達96.1萬噸;先后10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西平小麥”“西平紅薯”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稱號,榮登全國名特優農產品名錄。
兌現普惠政策。本著“更利于民、更惠于民”的原則,不折不扣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2021年,發放農機深松整地補貼等1.7億元。認真落實最低收購價政策,切實保護農民群眾種糧利益。每年開展種糧大鄉、大村、大戶和高產典型示范點評比活動,最高獎勵10萬元,充分調動了群眾種糧的積極性。
強化科技支撐。聘請和組織省、市、縣技術人員75人,駐村蹲點、面對面開展技術指導,做到了技術人員到戶、技術要領到人、技術措施到田。全縣小麥、玉米等良種覆蓋率達10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8%,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8.6%。
培育經營主體。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促進了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全縣土地流轉38萬畝、托管13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110萬畝的46.4%。圍繞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大力培育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民合作社2694家、家庭農場1394家;示范合作社 173家,其中市級以上 82家;示范家庭農場112家,其中市級以上33家。
加快良田打造。按照“土地平整肥沃、灌溉設施完備、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產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總體要求,狠抓集中連片農業開發,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主產區,確保了穩產高產。
延伸產業鏈條。優化布局延伸產業鏈,實施西平縣綠色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優質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科學合理布局,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構建“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體系,轉型升級提升價值鏈,實現了規模優勢向產業優勢、生產優勢向效益優勢轉變。培植壯大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小麥、玉米加工企業126家,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1家,提高了糧食生產的產業化水平,推動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