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清明共祭 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摘要:在“中華云祭祖”網絡平臺,無法親臨現場的炎黃子孫可以“云游”軒轅黃帝陵,了解公祭黃帝歷史沿革和公祭儀程,虛擬體驗點燭、獻花、在黃帝手植柏懸掛祈福卡片等祭祖儀程,表達“心香一炷祭軒轅”的拳拳赤子情懷。
新華社西安4月5日電(記者 蔡馨逸)4月5日,壬寅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延安黃陵縣黃帝陵舉行。典禮通過視頻直播、線上線下聯動、開設網上祭祖平臺等方式,緬懷初祖、凝心鑄魂。
當天上午9時50分,典禮正式開始,全體肅立,擊鼓鳴鐘。身著56個民族服飾的少年兒童唱響《黃帝頌》,表達炎黃子孫對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崇敬之情。在敬獻花籃和恭讀祭文后,全體參祭人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
隨后登場的樂舞告祭亦古亦今、大美大雅,體現中華祭祀文明的禮制規范。在音樂聲中,一條56米的巨龍騰空而起,形象再現“橋山龍馭”的傳說,象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年的典禮通過電視和多個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并與臺灣遙祭視頻連線點同步舉行公祭典禮。在“中華云祭祖”網絡平臺,無法親臨現場的炎黃子孫可以“云游”軒轅黃帝陵,了解公祭黃帝歷史沿革和公祭儀程,虛擬體驗點燭、獻花、在黃帝手植柏懸掛祈福卡片等祭祖儀程,表達“心香一炷祭軒轅”的拳拳赤子情懷。
在現場參加典禮的西安市臺協會常務副會長游麗秋說:“慎終追遠,緬懷祖先,讓我們知道作為中華兒女應盡的責任。兩岸一家親,我們應該攜手奮進。”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章舜粵說,黃帝和黃帝陵是中華兒女表達愛國之心、報國之情、民族認同的重要載體,清明公祭黃帝典禮成為連接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重要情感紐帶。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