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咸”傷不起怎么辦?
俗話說:“好廚師一把鹽”,“無鹽不出味兒”。美食往往也意味著鹽分的增加。但是,“貪咸”的后果就是血壓升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還能增加腎病、骨質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減鹽是成本低又有效的手段。若每人每天少吃6克鹽,每年可以避免36萬人死于腦卒中和冠心病,減少150億以上的直接醫療成本。
目前我國居民每人每天平均吃10.5克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2-3歲幼兒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65歲以上老人不超過5克。《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攝入量是5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里的推薦量指全部食品中的含鹽量,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鹽。
少鹽淡而無味,“貪咸”又傷不起,怎樣才能美味又健康呢?別擔心,營養君來給您支招:
竅門一:充分認識到多鹽危害,堅信少鹽更健康,下定決心減鹽。
竅門2:慢慢減鹽,堅持減鹽,逐漸養成飲食清淡的好習慣。在當前攝入量的基礎上,設定階段性的減鹽目標,最終達到每人每天5克的食鹽用量目標。
竅門3:正確使用限鹽勺、限鹽罐等定量工具。限鹽勺一般有2g、6g的。每平勺的量正好是2克或6克。限鹽勺可配合限鹽罐使用,把一日三餐一家人的用鹽量一次性裝入限鹽罐里,烹調時只使用限鹽罐用鹽。這樣能很好地把握全家人一天的用鹽總量。但是家里沒有這些定量工具怎么辦?可以用家中常用的工具量取,如一個啤酒瓶的蓋子,平平裝滿鹽正好是6克,一個礦泉水瓶蓋可裝10克鹽,一個牙膏蓋裝滿就是2g。也可以總量控制,一袋鹽500克,記錄購買時間,用完時間,根據家里就餐人數,計算人均用鹽量。
竅門4:學會少鹽烹調技巧。
1.菜籃子里限鹽。盡量不買或少買醬腌菜、豆腐乳和豆瓣醬等高鹽食品。用榨菜、腌制食物等做烹調原料時多用水沖洗、浸泡,或在開水中焯煮后再使用。
2.多用蒸、煮、燉、燜、拌、急火快炒等烹調方式。
3.盡可能少放鹽,減少味精、醬油、豆瓣醬等含鹽高的調味品用量。
4.用食材替代鹽。放點辣椒、花椒、蔥、姜、蒜等熗鍋,多用醋、檸檬汁、菠蘿汁等調味,替代部分鹽和醬油。但是糖會掩蓋咸味,應少放或盡量不放。
5.肉類要適量。肉類烹調時用鹽較多,應適量用肉類,可用蔬菜來調味,每天的餐桌上備一些西紅柿、黃瓜、蘿卜等可以生吃的蔬菜,既保證蔬菜攝入量,又減少鹽的用量。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鹽。
6.出鍋前放鹽。較少的鹽即可有明顯的咸味。涼拌菜吃前再放鹽。先品嘗后再決定放多少鹽。
竅門五:多吃蔬菜水果,不喝菜湯,少吃零食,少外出就餐。
1.多吃蔬菜水果,吃完菜最好把菜湯倒掉,減少鹽的攝入量。
2.零食多為高鹽食物,餅干、冰淇淋等甜味食品也都含鹽,應少吃。
3.盡可能減少外出就餐,如必須外出就餐,盡量選擇低鹽菜品,主動要求少放鹽,多喝水少喝湯。如果飯菜過咸,可以準備一碗開水,沖泡后再吃。
竅門六:學會看食品標簽,拒絕高鹽食物。
關注食品營養成分表,盡可能選擇鈉鹽含量較低的包裝食品,以及具有“低鹽”、“少鹽”或“無鹽”標識的食品。如低鹽醬油等。
低鹽食品就是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鈉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20毫克的食品。多數食品都標明其中鈉的含量,也有部分食品標示鹽分含量。為了確定某食品的含鹽量,可以用鈉含量乘以2.5計算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后遺癥等人群適宜吃低鈉鹽。而尿毒癥、腎功能受損等腎臟病患者不能吃低鈉鹽。
竅門七:警惕“藏起來”的鹽。
家庭中常見的隱藏“鹽”除了如醬油、味精、咸菜等調味品、腌制品和熟肉制品外,還有一些方便食品(如方便面、罐頭食品)和零食(如話梅、薯條等)里含有過多的不可見鹽,有的食品甚至吃起來不覺得咸。如10ml醬油含1.8g鹽,5克味精含1g食鹽,11g豆瓣醬含2 g鹽,9克海天黃豆醬含1克鹽,20g榨菜含1g鹽,2只泡椒鳳爪含1克鹽,1包方便面含5克鹽,36克火腿腸含1克鹽。生活中應當少吃這些食品,如果當天的咸菜、醬油等吃的多,就減少一些鹽量。
最后,送給大家幾句話:
食鹽又叫氯化鈉,鈉多就會升血壓,
為了健康要減鹽,減鹽必須要減鈉,
每人每天不過五,減鹽行動我先行,
人人參與來減鹽,美味家庭促健康。
美味又健康的竅門您記住了嗎?
(駐馬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測科 張麗麗 供稿)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