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趣清明習俗 文化潤澤童心”——上蔡縣縣直機關幼兒園?“稚子雅集”活動掠影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永奇 通訊員 田馨怡)“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即踏青郊游、親近自然;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在這個草木蔥郁、百花爭妍的時節里,上蔡縣縣直機關幼兒園開展了“探趣清明習俗,文化潤澤童心”稚子雅集活動。
古詩頌唱,傳承經典
時至清明,大地回暖,萬物得以自由地呼吸,詩意氤氳在空氣里。孩子們在戶外朗誦著關于清明節的古詩和童謠,感受春天的美好意境,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放飛風箏,盡享童趣
在明媚的春光里,和同伴一起畫風箏、放風箏, 既可以在藝術活動中靜靜感受色彩的變化,又能在運動中舒展筋骨,盡情玩樂,童趣十足,這是人與自然最美好的對話。
制作青團,情系清明
青團是清明時節特有的美食。孩子們和老師一起走進面工坊,用巧手制作了青團。老師把青團面倒入盆中,加入開水,用筷子充分攪勻。面和好后,把面團切成一個個小塊。孩子們把面塊做成小碗狀,在里面裹上肉松、蛋黃、豆沙等各類餡料,團成球狀。不一會兒,青團就做好了。一個個青團色如碧玉,軟糯可口,孩子們品嘗著青團,仿佛聞到一股春天的氣息。
折柳寄情,祈福納祥
春風拂面,一片祥和。楊柳依依,隨風舞動。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折下柳枝,插到門縫,以辟邪禳災,祈福迎祥。
紅色教育,汲取力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蘊含著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動能。孩子們走進上蔡縣檔案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從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實物、一處處場景背后了解了中國共產黨人不畏犧牲、前赴后繼、可歌可泣的偉大壯舉,在幼小的心靈中播下愛黨愛國的種子。
中華文明根深葉茂,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此次活動既是一場文化傳承,也是一場生命教育,浸潤了一顆顆稚子童心,讓傳統文化生根發芽。
責任編輯:劉永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