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父親的春聯(王賀鋒)
摘要:加之年集上賣的春聯或是鎏金燙字金光閃閃,或是花鳥龍魚色澤明艷,看上去高端大氣,相比之下,父親手寫的春聯似乎顯得簡陋和寒酸了,村里請父親寫春聯的人家便越來越少了。我家的春聯卻依舊是幾十年如一日,由父親手寫。他總說:“我們一家子都是文化人,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到我們這不能丟。”
春節回鄉下老家拜年,剛到大門口,一副飄著墨香的春聯便映入了眼簾:“新時代孕育新思想,新目標開啟新征程”。一看就知道又是父親自己的創意和手跡,再往兩扇靠墻敞開的大門上看,是一副“脫貧致富民安樂,均衡發展國太平”。我禁不住對迎過來的父親說:“爸,你這春聯也跟上時代了啊。”父親哈哈哈地笑了起來:“咱是文化人,就得知道與時俱進,思想得攆上時代才行嘛。”
父親是一位退休教師,1970年開始在村小學當民辦教師,31年后按照國家政策轉正,2012年年底退休,在農村教育崗位上堅守了40余年。我們村不大,百十戶人家,500多口人,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村里文化人不多,能寫一手毛筆字的文化人只有父親一個,從我記事起,全村各家過年時的春聯,村里辦紅白事時的喜聯、喪聯,都由父親來寫。
上世紀80年代,父親寫得最多的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向陽庭院花開早,勤勞人家喜事多”“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后無霜葉落遲”“爆竹聲聲辭舊歲,鶯歌燕舞迎新春”等。
上世紀90年代,父親把自己教學中的“因材施教”搬到了寫春聯上,按父親的話,叫“因家作聯”。哪家要是平日里妯娌不睦,父親便送一副“妯娌和睦家門幸,兄弟齊心事業興”;哪家的孩子爭氣考上了大學,父親便送他家一副“雞窩飛出金鳳凰,寒門也能育棟梁”。那時的大年初一,村里無論到誰家拜年,父親為各家自編的春聯是大家嘴里議論最多的話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村里家家戶戶經濟收入大大提高,過年花上十幾元甚至幾十元買上幾副春聯對于老百姓來說已經不值一提。加之年集上賣的春聯或是鎏金燙字金光閃閃,或是花鳥龍魚色澤明艷,看上去高端大氣,相比之下,父親手寫的春聯似乎顯得簡陋和寒酸了,村里請父親寫春聯的人家便越來越少了。
我家的春聯卻依舊是幾十年如一日,由父親手寫。他總說:“我們一家子都是文化人,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到我們這不能丟。”父親不但自己寫,還把這個手藝傳給了我們。更慶幸的是孫子們耳濡目染,也喜歡上了書法和寫春聯。
“哈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打斷了我的思緒:“你再看看這幾個。”父親領著我們往院里走,我看到廚房門口貼著一副“稻麥黍稷五谷香,粗茶淡飯保健康”,再往堂屋門上看,是一副“讀書不為進仕途,但愿清白留人間”。看完,我回過頭望著父親說:“爸,你這哪是春聯,分明是家國情懷啊!”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教育局)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