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我家的吃水故事(時雙慶)
摘要:后來有一年夏天,遇上干旱,村子里的水井也見了底,母親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樣,到附近的村子里去找水,再排上老長的隊,把渾濁的水一路挑回來,澄上一天,再倒進水缸里。母親再也不用挑水了,更不會發愁這井里的水不夠吃了,有了小小的壓井,母親滿心歡喜。
提到水,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段小小的故事。我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生長在河南省駐馬店確山這片紅色的土地,在那個物質生活還不算富裕的年代,我對水的記憶可謂刻骨銘心。
小時候,村莊東頭有一口水井,那是村子里唯一的飲用水源。父親在偏遠的西三鄉上班,有時幾個星期才回來一次,一家子的日常都要靠母親來維持。每次母親挑水,我就會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她把挑水的扁擔扛在肩上,再把兩只空水桶掛在鉤子上,叮鈴咣當,響聲在傍晚的夕陽里回蕩。
到了水井旁,母親把扁擔放下來,用鉤子鉤住一只水桶,慢慢地放到井里,再輕輕地左右晃動幾下,那鐵桶就乖乖地向下一翻,微微一沉,飽飽地“喝”上一大口。母親利索地向上一提,一桶水就拉上來了。那時,我總認為水桶很輕,母親的力量很大。兩只桶都打滿水,母親會彎下腰,把扁擔扛在肩上,一手拉著鉤子,一手放在扁擔上,顫顫悠悠地向家走去。一路上,不時有水花濺出來,母親卻不休息,她總是一鼓作氣,直到把水挑回了家,才如釋重負,喘著粗氣把兩桶水倒進水缸里。我問母親:“媽媽,你那么累,為啥不歇一歇呢?”母親笑著說:“傻孩子,不能歇呀,一歇就走不動了!”
趕上天干的時候,母親會連著挑兩到三次水,直到把水缸裝滿,她才把扁擔往墻角一丟,放心地坐在院子里靜靜地想著什么。多年以后,直到我長大了,第一次拿起扁擔挑水,我才明白這兩桶水是何等的沉重。
母親打水不易,所以,她不允許我們浪費水。每當我想拿著瓶子裝點水和小伙伴們一起玩鬧的時候,她就會在一邊大聲呵斥:“再敢舀缸里的水去玩,我把手給你剁了!”起初,我不理解母親,不就是舀點水嘛,干嘛發那么大火?后來有一年夏天,遇上干旱,村子里的水井也見了底,母親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樣,到附近的村子里去找水,再排上老長的隊,把渾濁的水一路挑回來,澄上一天,再倒進水缸里。看著母親挑水這般辛苦,我再也沒有了玩水的念頭。
1991年,我上了小學,母親依舊日復一日挑水。天熱的時候,她就找來一個大大的塑料瓶子,裝滿水,讓我提著去上學。重重的一大瓶水根本不夠我喝,特別是體育課后,我會舉著瓶子痛飲,還沒放學,瓶子就見底了。小賣部里賣的有吸管,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去買,用吸管喝水不僅節約水,還不會嗆著,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在我的小學時光里,那瓶水一直陪伴著我,成了我無法抹去的記憶。
老家院里的壓井 作者提供
到了麥收時節,學校里放麥收假,我會去給母親送水。家里有一個老舊的軍用水壺,我把它裝滿水,擰緊蓋子,然后斜挎在身上,一路小跑著奔向麥田里的母親。那時,母親會停下手中的鐮刀,把遮陽的草帽取下來,坐在地埂上,揮一把額頭的汗水,再喝一口我送來的水。笑容掛在她的臉上,我的內心會涌起一份小小的驕傲。
后來,我上了初中,村子里許多人家的小院里都有了壓井,我們家也裝了一個。這壓井并不大,四周用磚頭和水泥砌成了一個方方正正的臺子,上面是鐵制的出水口,里面有提桿和膠塞連接。最讓我們這些小孩子喜歡的就是那根修長的鐵把了,只需輕輕地壓動鐵把,清澈的井水就能流出來。母親再也不用挑水了,更不會發愁這井里的水不夠吃了,有了小小的壓井,母親滿心歡喜。除了正常的飲用外,壓井里的水還可以用來澆菜、洗洗涮涮,壓井成了老家小院里一道亮麗的風景。夏天,它像是一個冰窖,帶給我們絲絲清涼。冬天,它又像一個保溫壺,冒出來的水都帶著一股股熱氣,讓人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份溫暖的情愫。
1999年,我上了高中,我們家也搬到了縣城,住上了新房子,用的是自來水,家里還買了飲水機,更重要的是我們一家人終于能夠生活在一起了,我內心充滿了幸福感。我想,這份愛家的情懷,是每個經歷過貧苦日子的國人都能夠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進入21世紀,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家的吃水故事有了新續篇。
2009年,我和妻子結婚的時候,家里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用上了浴霸。冬天,把水籠頭打開,扳到熱水方向,一股股熱水傾泄而出,需要多熱就能調多熱,水,讓幸福生活更有溫度。
2016年,兒子出生,我們買了新房,裝修時,請專業的水電工改了水道,裝上了凈水機,吃水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了。閑暇之時,打開凈水機,燒上一壺熱水,泡上些許清茶,熱氣氤氳的時光里,內心充盈的,不只眼前的幸福,還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一天,老家堂哥打來電話,說飲水工程管道已經鋪到村里了,馬上就能喝到薄山水庫的水了,我欣喜萬分。
這是我家的吃水故事,也是這片紅土地上人民群眾拼搏和奮斗的一個縮影。百年大黨,初心如磐,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和昌盛,我們的老區建設一定會一日千里,我們的小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甜,越過越美。
(作者單位:確山縣樂思寫作培訓中心)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