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需要時間,警惕替代性創傷
新一輪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東航墜機事故突發。
伴隨著最近幾件突發公共事件的消息不斷被披露出來,我們的心似乎也跟著被揪了起來。尤其是在網絡上,不少網友直接表達出了自己的悲傷、憤怒,甚至是惶恐和痛苦:“好像除了轉發和關注,我什么也做不了;我一遍一遍地搜索著最新消息,但事件似乎推進的很慢,時間似乎變的漫長;難以想象,如果事情發生在我身邊怎么辦?牽扯到我的親人和朋友怎么辦?我感到非常擔心和害怕,甚至忍不住躲進被窩里哭到崩潰。”
請先別害怕。
突然面對負性事件報道的包圍和沖擊,無論是覺得事情很遙遠,想要有意地回避相關新聞報道,感受到不安和內疚;還是忍不住持續關注,同時產生緊張、煩躁、恐懼、無力的感受,都是正常的反應。負性的情緒反應可能會持續一周、幾個禮拜,甚至會長達1-2個月。這些心理上的急性應激反應都是我們擁有正常的同情心、同理心的表現,通常情況下,它們會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相關事件的逐步解決而自然緩解。
疫情反復、航空事故確實都是很糟糕的事,處理和解決它們需要時間,醫療救治和災難救援都需要大量時間。同樣的,當我們的心理去療愈這些,面對糟糕的事態而產生的糟糕感受時,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如果覺得心里很不舒服,不妨試試下面這些辦法:首先,試著暫時放下手機,和這些負面消息保持一定的距離;其次,限制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固定時長從官方渠道了解事情的大概動向;第三,可以適當地主動了解相關科學知識,無需為自己暫時做不了什么而感到羞愧;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緒感受上,并試著去做一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比如吃一頓好的,看一場喜劇電影,或者是做一次放松練習,出門散散步,或者和信任的人面對面聊聊自己此時此刻的想法和感受。我們需要多一點的時間留給自己。
如果超過一個月,仍然為此感到巨大的壓力,進而對生活產生了悲觀懷疑的態度,我們就需要警惕是否發生了替代性創傷。
替代性創傷指的是個體雖然沒有親歷創傷事件,但通過報道、廣播、人際交流等各種渠道獲知相關信息,因為對他人遭受創傷的同情和共情而出現的身心困擾等創傷反應,指的是度過應激反應期以后,情緒仍然過分低落或激動,影響正常生活的狀態。如果發現自己可能已經陷入到這樣的狀態中,要及時向親人、朋友或其他周圍人尋求幫助和支持,以及時緩解狀況,減輕替代性創傷的程度。
難關尚未過去,更需要我們去保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我們還有希望,我們還有時間。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王良純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