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學就肚子疼是怎么一回事
開學第一天,任憑鬧鐘響及母親的不停催促,小藝都不愿意起床、不愿去上學。母親情急之下,逼著小藝去上學,可是一進到教室,小藝就感覺不舒服,肚子疼,頭暈,趴在課桌上、表情痛苦,老師發現問題通知小藝母親將其接回家。之后小藝因反復在學校出現肚子疼的問題,母親多次帶其至醫院行胃鏡檢查均提示無明顯異常,然而如果母親不讓小藝去上學,小藝在家里就很少出現肚子疼的問題。
厭學,心理學上稱之為“拒絕上學”,它是指由情緒障礙所引起的兒童及青少年不能正常上學、回避上學的行為,也是中小學期間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嚴重時,一提及學校,就會出現肚子疼、惡心嘔吐、食欲下降、心煩、急躁,可伴隨抑郁、焦慮情緒。小藝用肚子疼去掩蓋不愿去上學的異常心理表現,專業術語稱之為“軀體化”,是潛意識沖突在軀體上表現的一種心理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在“裝病”,去呵責孩子。厭學問題其實只是表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們去探討。
厭學的原因
一、孩子自身原因
1、個性問題
個性敏感、不善交際,不能很好適應新環境,遇到挫折打退堂鼓,容易造成適應不良,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2、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
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經驗和方法、學習效率低下以至于無成功體驗,逐漸就會對學習喪失興趣、倦怠、厭學甚至拒絕上學。
二、家庭原因
1、家長期望值高
不少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只關注于孩子的分數和排名,揠苗助長,使孩子身心俱疲,導致厭學及拒絕上學。
2、家庭關系不良
家庭關系緊張、不和諧,父母過分苛責抑或溺愛,容易使孩子產生焦慮、沖動、暴躁等負面情緒,從而沒有心思去上學。
三、學校原因
同伴關系不良,有的孩子不善交際,不能很好地融入同輩群體,缺乏同輩的情感支持和交流,就會產生孤獨不安,繼而產生厭學和恐懼情緒。
厭學的對策
1、培養學習興趣,將學習與特長相結合,優化學習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學習能力。
2、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改善親子關系。
3、減輕心理和學業負擔,培養社交技能。
4、若孩子厭學的同時伴有顯著的焦慮、抑郁情緒,同時還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軀體癥狀,家長應及時帶孩子至精神科就診,及早進行干預和治療,早日重返校園。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董召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