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鄉村振興路上菌菇香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一簇簇“盛開”的榆黃菇,金黃剔透;一柱柱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羊肚菌,長勢旺盛; 一叢叢“飽滿”的蘑菇,圓潤誘人……3月23日,記者走進汝南縣老君廟鎮小方村,一陣陣菌香隨風飄來,沃野大棚內,各種食用菌正“迸”發出勃勃生機。
“你看,這棚榆黃菇長得多好,不但顏色好看,品質也上乘。”在汝南縣瑞和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基地,正在采摘榆黃菇的種植戶孔敏自豪地說,她流轉了近200畝地,建了60多座不同規格的大棚,主要種植蘑菇、羊肚菌和蔬菜,每年僅菌菇一項收入就超過100萬元。為滿足市場需求,去年10月,她又引進了新品種榆黃菇,試著種了一棚,不但長得好,銷售也不錯。
情同景動,腳隨香行。“小方村有種植菌菇的歷史和經驗,啥掙錢種啥。”在汝南縣大眾專業合作社,正在管理羊肚菌的該社負責人吳國峰笑著告訴記者,90年代初,在鎮政府的引導、村“兩委”的幫助下,小方村村民就開始種植食用菌,至到2016年,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農戶開始種羊肚菌。盡管種植羊肚菌風險大,收益不穩定,一畝地多時能收入4--5萬元,少時1萬多元,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仍很高。目前合作社羊肚菌種植規模已超過200畝,同時帶動周邊縣市種植戶來承包土,累計規模已達300畝。
“小方村發展種植食用菌優勢明顯。”據老君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氣候適宜,水資源充足—毗鄰宿鴨湖,韓溪河蜿蜒村中,是很多行業專家公認的優質食用菌適生區;轄區大量的玉米芯、麩皮等是食用菌理想生產的豐富原料;農田耕作基本全程機械化,農村勞動力相對充裕,為食用菌生產提供了基礎條件。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老君廟鎮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始終堅持“質量興農、效益優先、綠色導向”三原則,按照“提質增效轉方式、穩夏調秋促增收”的基本思路,圍繞“有濕地、有草原、有花園、有果園、有水產、有農機、有種植、有養殖”的發展理念,引導農民自發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等形式,根據各區域的土質狀況和農民種植習慣,發展多種經營,全鎮形成“西部甜梨東南部的瓜,北部特種養殖富農家”的新格局。針對小方村,該鎮鼓勵農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重點打造了溫棚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種植基地,通過技術培訓、示范引導,培育專業合作社,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基本實現了“一村一品”,走出了一條具有小方村特色的產業振興之路。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