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戶開著轎車去上班
摘要:馮常旺的父親馮廣清看到兒子有了工作,自己干起活來也覺得有使不完的勁兒,農忙時在家管理莊稼,農閑時帶著工具箱走村串戶為群眾修鞋、配鑰匙,雖然掙錢不多,但一家人的日常花銷不愁了。馮常旺說,是黨和政府讓他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記者 鄧丹華 王朝朝 通訊員 張紅衛
“常旺,這么早就去上班?”
“現在正是養老保險認證的高峰期,我得早去一會兒做準備工作。”近日,汝南縣板店鄉劉營村脫貧戶馮常旺一大早就開著轎車出門了。
今年36歲的馮常旺是板店鄉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的協管員。他身高不足1.4米,身材瘦小,辦有肢體四級殘疾證。
“要不是有黨的好政策,我也當不上這個協管員,更開不上小汽車。”馮常旺說。
據馮常旺介紹,他父母年邁,妻子重度殘疾,還有兩個孩子正在上學,原來靠幾畝薄田養家糊口,日子過得很窘迫,是黨的扶貧政策改變了他一家的命運。
“2014年5月,俺家被評為貧困戶后,鄉村干部多次到俺家走訪慰問,與俺談心交流,中秋節、春節給俺送來米、面、油和衣服等,還讓俺一家人享受醫療救助、教育補貼、低保、殘疾人幫扶、企業帶貧等諸多政策。”馮常旺說,他初中畢業,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在鄉村干部的幫助下,他當上了鄉社保協管員,享受公益崗位待遇。
對于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馮常旺能得到一份工作,可以說是全家人的幸事。這份累不著、有錢掙的公益性崗位稱得上是“雪中送炭”,不僅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而且給他一家人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馮長旺(右)耐心接待前來辦事的群眾。
馮常旺非常珍惜這份工作,每天第一個到單位打掃衛生,接待前來辦事的群眾,整理檔案資料,下班最后一個離開單位,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
馮常旺的父親馮廣清看到兒子有了工作,自己干起活來也覺得有使不完的勁兒,農忙時在家管理莊稼,農閑時帶著工具箱走村串戶為群眾修鞋、配鑰匙,雖然掙錢不多,但一家人的日常花銷不愁了。
“在政府的幫扶下,俺不僅摘掉了窮帽子,家里還有了存款。為了方便上下班,我去年還考取了駕照,買了輛小汽車。”馮常旺說,是黨和政府讓他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他也要追求進步,不久前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能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