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爛菜充數,線上賣菜平臺莫因小失大
摘要:風口就在眼前,一如此前其他新興業態所經歷的一樣,為爭奪線上生鮮這塊大蛋糕,資本競相入局,平臺跑馬圈地,亂象潛滋暗長。數字經濟時代,市場關系更加多元多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扁平化組織以及相應的市場契約和關系契約,對現行的法律和監管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湯華臻
“一鍵下單,及時送達”,線上賣菜生意紅火,然而近段時間,多個平臺被曝缺斤短兩、爛菜充數,其中,叮咚買菜更因此被立案調查,股價一度暴跌20%。
不同于菜市場和實體超市,生鮮電商平臺無需“到場”、不用排隊,便利和豐富了大家的買菜方式。特別是近兩年受疫情影響,“無接觸”進一步重塑人們的采購習慣,生鮮電商迅猛發展,社區團購層出不窮。有業界人士預估,到2024年,線上生鮮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風口就在眼前,一如此前其他新興業態所經歷的一樣,為爭奪線上生鮮這塊大蛋糕,資本競相入局,平臺跑馬圈地,亂象潛滋暗長。然而,生鮮食品畢竟有其特殊性,既關乎食品安全、生活品質,又量大面廣、影響廣泛,非但來不得半點糊弄,更要求經營者多一分耐心、細心、精心。面對已然冒頭的“野蠻生長”趨向,必須提高警惕、及時糾偏。
“互聯網+買菜”看似新鮮,但本質上跟逛菜市場并無二致。線下門店所要遵循的原則,線上同樣要遵循;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的理念,線上同樣要敬畏。而與傳統模式相比,無法面對面確認貨品優劣真偽導致的“信任盲區”,本就是網購提升“獲客率”的短板,更應該積極彌補,而不是任其發酵,甚至妄圖渾水摸魚。否則,即便一時能多賺一些,到頭來也是占了小便宜丟了大市場。
引導線上生鮮行業盡快步入正軌,僅僅依靠資本自覺或者是消費者個體投訴顯然是不夠的。最關鍵的還是通過完善制度來管長遠、管根本。數字經濟時代,市場關系更加多元多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扁平化組織以及相應的市場契約和關系契約,對現行的法律和監管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唯有與時俱進,預判風險、防范漏洞,才能將管理成本降到最低。新興業態活力迸發,市民“菜籃子”健康安全,這才是雙贏多贏之局。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