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中國》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摘要:作者察覺“往昔言史者言史,說文者說文,考古者必發掘,究籍者曰考據,論陶瓷、青銅及玉器者更是就物論物”的局限,提出了中國歷史具有獨特的“玉器時代”的觀點,以中華古玉器為載體,以玉文化為核心,從玉論史,以玉證史,從玉器的起源傳承過程論及中華民族的融合過程,以科學考古出土的大量...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見博)從玉論史,以玉證史。日前,我市文化學者李國忠撰著的《最早的中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并廣受讀者喜愛,在京東、當當等著名圖書平臺上架后已脫銷。
《最早的中國》分上卷、中卷、下卷三部分。上卷從國內外博物館所收藏發掘玉器入手,從玉論史,以玉證史;中卷是剖析上古神話傳說,作為歷史的故事化遺存,并以古籍相證,對應傳說時代,形成歷史系統;下卷以歷史韻文化遺存為綱,從先秦流傳的詩謠歌賦中洞悉歷史、佐證史前時代。上、中、下三卷既緊密聯系,互為組成部分,又自成體系、有所側重,可謂是綱舉目張、視角多維。
《最早的中國》還是一本“用全新多維視角論及中華民族的溯源書”。本書從上古時代開始,就中華民族的文明萌發、早期發展和民族初步融合各個時期進行探討。作者察覺“往昔言史者言史,說文者說文,考古者必發掘,究籍者曰考據,論陶瓷、青銅及玉器者更是就物論物”的局限,提出了中國歷史具有獨特的“玉器時代”的觀點,以中華古玉器為載體,以玉文化為核心,從玉論史,以玉證史,從玉器的起源傳承過程論及中華民族的融合過程,以科學考古出土的大量玉器實物佐證,參考可信的社會文物藝術品和古代文獻記載,以縝密嚴謹、綱舉目張的論述,有力地回擊了甚囂塵上的“中華文明起源”的“不確定論”“外來說”“中華文明只有三千多年”等說辭,為中華文明正本清源,彰顯中華文化自信。
《最早的中國》著作者李國忠,河南上蔡人,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早年喜愛詩歌散文創作,發表散文詩歌作品百余首(篇),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力。李國忠大學專修歷史專業,畢業后從事地方史志和經濟、管理及相關學科研究,可謂博古通今、學識淵博,先后在《中國軟科學》《中國地方志》《史志文萃》《史學月刊》《中州今古》《天中學刊》等發表論文一百多篇百余萬字,出版有《科技興區探源》《科技管理指南》等,參與編著《駐馬店地區志》《駐馬店市志》等,多次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優秀論文獎,曾兩次被評為河南省駐馬店市拔尖人才。《最早的中國》是李國忠從事玉器史研究的序章,作者正在撰寫恢宏巨制的《中國玉器史》,更是開先河之作,值得玉器研究領域的學者和愛好者關注。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