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清:忘情于紙墨香中
摘要:《張景造土牛碑》被保護起來不能拓印,但不妨礙他的觀摩學習。去了曲阜孔廟觀摩《禮器碑》…… 古人有云: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李振清的漢隸個性鮮明,又具碑味,給人以直中繩、方中規、經緯合度,書寫得心應手、余裕有余之感。李振清現系河南省書協會員,作品被多地書法愛好者收藏。
佐宏
遂平縣退休教師李振清,數十年對古今名碑、名帖臨池不輟,注重傳統,博采眾長,漢隸、行草自成一體,其書法作品深受當代書法名家的贊賞和收藏家的青睞。
與新中國同歲的李振清,讀小學時,便深受一位熱愛書法的語文老師的影響而學習書法。受當時條件所限,他常常跟著老師一個村子挨著一個村子搜尋、拓印散落在荒野的古代石碑。后來,他也當了一名教師,像他的老師一樣把業余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拓碑臨摹上。
上世紀80年代初,李振清聽說南陽市臥龍崗諸葛廬漢碑亭內《張景造土牛碑》是漢隸代表作之一,6月天里,氣溫很高,他從遂平縣趕到駐馬店市區,再搭車輾轉去了南陽市。當天午后才到,人已熱得中暑,但是站在端嚴工細、秀麗多姿的《張景造土牛碑》前時,他像換了一個人。《張景造土牛碑》被保護起來不能拓印,但不妨礙他的觀摩學習。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他合衣蜷臥亭下繼續用心揣摩。
有一年,李振清和親友一起去蓬萊閣游玩,走著走著,親友們與他走散了,幾個小時都聯系不上他。那時還沒有手機,無法聯系。還是妻子了解他,讓人到蓬萊閣臥碑亭找尋,果然他在那里停步不前。
后來,李振清又去了西安博物館碑林,觀摩《曹全碑》;去了曲阜孔廟觀摩《禮器碑》……
古人有云: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這說明,書法學習者需內外仔細觀察,缺一不可。因此,書法入門后,要想達到“大師”的境界,還需繼續學習,內省外修。
每一塊名碑、名帖,李振清都能繪聲繪色地講出一段它的歷史故事。同樣,他也有著一個個忘情于紙墨香中的故事。他一遍遍練習,一遍遍揣摩,在紙墨間學得認真,體驗書法帶來的樂趣,完全忘記了世間塵俗。
冬去春來,夢醒花開。李振清的漢隸個性鮮明,又具碑味,給人以直中繩、方中規、經緯合度,書寫得心應手、余裕有余之感。他還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
李振清現系河南省書協會員,作品被多地書法愛好者收藏。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