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謝良佐
摘要:謝良佐說,人性當中最難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本性,一定要從本性當中最難克服的地方克服。謝良佐因為這件事成就了“良佐去矜”的千古佳話。謝良佐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虛心學習,才能有收獲和成長。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謝良佐逝世,終年54歲,謚號“文肅”,清道光年間從祀孔廟。
記者 李賀建
大家都知道程門立雪的故事,但對“良佐去矜”的故事知之甚少。“良佐去矜”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駐馬店市上蔡縣人謝良佐身上。
謝良佐生于北宋時的上蔡,早年師從程顥、程頤兩位理學大家,號稱“程門四先生”之一,人稱“上蔡先生”。謝良佐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在于發展程朱理學。謝良佐創立了上蔡學派,在程朱理學的發展中充當著橋梁作用。
謝良佐能有這么大的成就,與他能吃得別人吃不了的苦及對待學問非常虔誠謙虛的態度分不開。29歲時,他在學問上已有了不小的成就。他去向程顥請教時,程顥對他很恭敬,待以客人之禮。但是謝良佐卻正色道:“我是來向先生拜師問學的,甘愿做先生的弟子,不應該享受這樣的待遇。”
程顥不得已將他安排在一個小屋里居住,那間小屋非常簡陋,四面墻壁透風。謝良佐去的時候正值冬天,大雪紛飛,所以學習生活在這間屋子中非常的不容易。在這種常人難以忍受的環境中,他堅持了下來,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段經歷帶給他的收獲遠比苦難多。
除此之外,謝良佐還嚴于律己,即使生活再怎么不容易,過程再怎么艱辛,他都堅持每天寫日記,而且每次在做一件事之前都會對自己進行反思,一旦發現自己違背了日常的禮儀規范,就會懲罰自己。
謝良佐說,人性當中最難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本性,一定要從本性當中最難克服的地方克服。他認為修身當中最大的障礙在于“矜”,剛愎自用、自欺欺人、驕傲自大都是因為“矜”引起的。他和程頤分別一年之后再次相見,程頤問他一年中有什么收獲,謝良佐回答去掉了一個“矜”字。程頤聽后非常高興。
謝良佐因為這件事成就了“良佐去矜”的千古佳話。有這樣的自我認識和嚴格的自我要求,大概就是他成功的原因吧。謝良佐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虛心學習,才能有收獲和成長。
謝良佐的“格物窮理”論,上承二程思想,下啟朱熹“窮理”學說,又開陸九淵“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的先河。
謝良佐還用禪學解釋《論語》。他認為,自秦、漢以來,開門教授《論語》者,不過是分章析句而已。魏、晉以后,讀者更少。既不知讀其書,也不知圣人心。雖欲讀之,也不得要領。圣人辭近指遠,辭有盡而微旨無窮。有盡者可求助于訓詁,無窮者要領會深遠的精神。猶如觀人,他日識其面,今日見其心,雖改容更貌,人則如故。所以難讀。同聲然后相應,同氣然后相求。只有使“本真”的心恢復,才可深懂《論語》的微旨,受到啟發,久而久之,學習的益深,行為益顯著,知視聽言動皆符合于理,心與天地同流,體與神明為一。至此,則會深信“辭近而指遠”。
謝良佐對湖湘學派尤其是對創始人胡安國的影響甚大。正如黃宗羲所說,“先生(指胡安國)之學后來得于上蔡者為多”。而謝良佐對心學的影響集中體現在張九成身上。朱熹指出:“上蔡之說,一轉而為張子韶,子韶一轉而為陸子靜。上蔡所不敢沖突者子韶盡沖突,子韶所不敢沖突者子靜盡沖突。”
朱熹稱謝良佐“上蔡髙邁卓絕宏肆,善開發人”。他認為謝良佐“以生意論仁,以實理論誠,以常惺惺論敬,以求是論窮理其命意皆精當,而直指居敬窮理為入德之門,尤得明道教人之綱領”。
北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謝良佐進士及第,中進士后,曾任河南澠池、湖北應城知縣。
北宋建中靖國元年,謝良佐被人推薦,受到宋徽宗的召見,被派往書局任職,后又斥為管庫,監管京西竹場。他認為宋徽宗的年號“建中”與唐德宗的年號相同,很是“不佳”,還說皇帝“不免播遷”,因此得罪了徽宗皇帝,被關進監獄,廢為平民。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謝良佐逝世,終年54歲,謚號“文肅”,清道光年間從祀孔廟。
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在《宋元學案》中說:“程門高弟,予竊以上蔡為第一”“上蔡固朱子之先河也”,被尊為一代宗師。
謝良佐的許多修身名言被后人奉為“座右銘”,如“人須先立志,立志則有根本”“莫為英雄之態,而有大人之器,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莫為終身之計,而有后世之慮”等。
兩年前,黃淮學院博士劉漢生編著的《<上蔡先生語錄>注譯評》一書出版發行。在此書出版發行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對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對挖掘、整理傳統文化,以及繁榮駐馬店當代文化的意義給予高度評價。
劉漢生說,作為“上蔡先生”的鄉黨,我們不僅應該知道謝良佐這個人,還要知道他的事跡,更要宣傳他的歷史貢獻,讓天中人都能夠受到教益,以古代的圣賢作為楷模,傳承圣賢的精神和思想,像古代君子一樣,言行有規范,做人有節操,做事有底線。這樣的話,我們做學問才有根本,做人才有根本;有了根本,將來就可以枝繁葉茂,就可以不斷自我成長。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