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金:重整行囊守初心 投身“三農”再出發
駐馬店網訊(記者 陳 誠 馮 帥)軍旅生涯30年,轉業時毅然選擇了市農業農村局,身邊很多親戚朋友不解地問:“你排名第一,為啥不選交通局、民政局,只選擇農業農村局?”他坦然一笑:“情懷使然。”他就是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殷玉金。
殷玉金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農村有著一種難以忘懷的親切和眷戀。他說,軍轉干部選擇農業農村,說實在的,情感歸情感,現實是現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深感過去對農村的情感只是一種表象認知,真正要從事這項工作,要成為一名“三農”工作的明白人、行家里手,還需要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
加快轉變,做“三農”工作的“入局人”
殷玉金說,要想成為“三農”工作的明白人、行家里手,首先要轉變思想。過去身穿軍裝,腦子里想的都是直線加方塊、如何把部隊帶好。現在脫下了軍裝,走向了社會,尤其是從事“三農”工作,思想必須轉變過來。加入“三農”隊伍就是“三農”人,要多想“三農”的事,多想如何穩住農業基本盤,多想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有效銜接,多想如何讓農民生活富裕富足的事。其次是轉變角色定位。過去在部隊是單位的主官,是名副其實的領導者。如今轉業到地方,必須明確職責身份,盡心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再次是轉變工作作風。過去在部隊是決策者,工作更多是思考、謀劃、決策,只要部署下去就會不折不扣地落實。現在是執行者、落實者,必須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做到人往基層走、心往基層想,多到田間地頭去,多和農民交朋友,深入一線摸實情,有的放矢做好“三農”工作。
加強學習,做“三農”工作的“明白人”
政策法規是開展工作的尚方寶劍,尤其是農業農村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法規多、要求嚴,必須加強對“三農”法規政策的學習,做到日常多學法規政策,工作中多用法規政策,遇事多找法規政策,避免亂指導、瞎指揮的現象。作為一名剛邁入“三農”工作門檻的軍轉干部來說,必須認真落實上級指示。要負起“三農”工作的主業主責,多向機關業務科長學,盡快掌握指導基層的方法途徑;多向其他領導學,學習檢查督導基層工作落實的方式方法;多向工作實踐學,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反思、積累經驗。多向農民兄弟學習農業管理基本技能,盡快提升自己開展“三農”工作業務能力和水平。
加壓工作,做“三農”工作的“舉旗人”
殷玉金說,過去在部隊工作時別人說運籌帷幄也好、叱咤風云也罷,別人眼里所謂的“高光時刻”已經成為過去。要心態歸零,從頭開始,甘當小學生,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努力就落伍的壓力感和盡快破題開局的責任感,躬身入局,盡快熟悉掌握開展“三農”工作方法。雖然地方工作沒有部隊工作節奏快,但四平八穩、混日守攤兒是難以適應形勢發展和崗位需求的,也不可能做出令別人羨慕、使自己安然、讓領導滿意的工作成績。要牢記自己轉業時的“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錚錚誓言,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不能讓軍隊培養多年的銳氣被世俗磨滅,不能讓自己培育多年的勇氣被安樂打敗,不能讓事業培植多年的精神被“世故”頹廢,積極主動投入“三農”工作中。作為“三農”工作的新人,要始終保持“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勁頭,要有“永不言敗、勇爭第一、舍我其誰”的爭先精神,今日事、今日畢,從點滴入手、從細節培養,從嚴要求,樹起高標準的鮮明導向,把日常工作做出精彩,把分管工作打造成特色品牌,把天中農業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推動“三農”工作落地落細、走深走實,為“三農”工作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衡衛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