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謹慎樂觀看待宏觀數據超預期
摘要:央行數據顯示,2月份,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等主要數據同比減少,特別是在新增人民幣貸款中,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疲弱,居民中長期貸款甚至出現了首次同比轉負。
也要看到,2月份金融數據在總量與結構上均呈轉弱態勢。
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穩增長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今年前2個月主要宏觀數據的超預期表現,給初春里的中國經濟帶來了陣陣暖意。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與此同時,物價、就業等保持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濟內生動力有所增強,為全年經濟良好開局奠定了基礎。
在主要經濟指標超預期的同時,也要看到,2月份金融數據在總量與結構上均呈轉弱態勢。央行數據顯示,2月份,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等主要數據同比減少,特別是在新增人民幣貸款中,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疲弱,居民中長期貸款甚至出現了首次同比轉負。
對于宏觀指標與金融數據之間的“落差”,市場各方看法不一。但綜合來看,前2個月,中國經濟確實呈現出明顯的復蘇跡象,工業生產、投資等領域市場表現亮眼,但結構性壓力依然較為突出,需求不足仍是困擾經濟恢復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考慮到當前地緣沖突加劇、大宗商品漲價、美聯儲加息等制約因素的影響,對宏觀數據超預期表現須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客觀地看,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回暖,主要還是來自于生產端需求指標的回升。比如,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于2021年12月增速,也高于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2%,較2021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9%的增速,增長了7.3個百分點,漲幅之大為近年來少見。這背后離不開市場主體的努力,但與宏觀政策的靠前發力同樣密不可分。不過,政策靠前發力能否帶來經濟的持久增長,未來還有待觀察。
得益于春節、北京冬奧會以及電商促銷等因素帶動,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6.7%,較上年12月份上升了5個百分點。但隨著節慶消費的淡化,特別是近期疫情對多地經濟形成拖累,市場普遍對消費未來增長表示出擔憂情緒,前2個月消費強勁復蘇的局面短期內大概率難以維系。
當前有人擔憂,經濟數據的“開門紅”,會不會讓決策層對穩增長政策產生動搖,落實力度或會減弱?恰恰相反,經濟回暖反而印證了當前宏觀政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事實上,進入3月以來,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逐步增多,成本傳導對制造業企業形成新的壓力,就業壓力持續加大等因素在客觀上需要穩增長政策再發力。一方面,面對來之不易的積極態勢以及潛在的風險因素,擴張性宏觀政策須盡快落地,讓經濟復蘇的趨勢更加穩健;另一方面,要繼續創新和豐富政策工具箱,在做好政策儲備的同時,力求宏觀政策的連續性與跨周期政策更有效地銜接。
近期,從全國兩會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分工,都對穩增長提出了較高要求。值得關注的是,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強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會議關于“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等提法令人期待,也向市場傳遞出進一步穩增長的決心。
(原題為《謹慎樂觀看待宏觀數據超預期》 作者 顧陽 來源 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