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公里限速被輕松突破,“瘋狂的電動車”必須剎住
摘要:但實際是,廠家不僅省去了防篡改設計,還主動向經銷商(等于是間接向消費者)提供解碼裝置。相關部門調查現場 本文圖均為 江蘇省市監局 圖 一個廣被引用的數據是,2019年我國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8639人,致傷44677人。生產和使用解碼裝置的場景,也應有明確規制。
昨晚的央視3·15晚會上,綠源、小牛等多個電動自行車品牌被點名,一個業內“公開的秘密”呈現于公眾眼前:廠家利用解碼裝置,可以輕松化解限速規定。
根據2019年實行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俗稱的“國標”),電動車設計速度最高不超過25公里/小時。但很多人都有感受,生活中遇到的“瘋狂電動車”很多,怎么看都不像時速只有25公里。
原因就在于,廠家提供了一種解碼裝置,能讓電動車輕松提速到時速35公里甚至更高。更“精妙”的是,儀表盤上始終顯示不超過25公里,“警察來查也不怕。”據報道,這是電動車生產銷售領域的普遍操作。
其實,“國標”里還有一條規定:電動自行車的軟硬件均應當具有防篡改設計,防止擅自改裝或改動最高車速、功率、電壓、腳踏騎行能力。換句話說,廠家不僅應按照規定,嚴格設計生產最高時速25公里的電動車,還應當配備防止篡改最高車速的設計。這等于是“雙保險”,本可以讓時速25公里這一底線牢牢堅守住。
但實際是,廠家不僅省去了防篡改設計,還主動向經銷商(等于是間接向消費者)提供解碼裝置。這讓“國標”的規定淪為一紙空談,更對公共交通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相關部門調查現場 本文圖均為 江蘇省市監局 圖
一個廣被引用的數據是,2019年我國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8639人,致傷44677人。形象地說,平均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車騎行者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有5人受傷。而超速行駛是造成死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國標”在這一年落地,本就賦予了根本性扭轉電動車事故頻發且高死傷率的期待。
生產廠家為何視規定和現實于不顧,不惜“頂風作案”?“車速太慢,消費者會不買。”這或許道出了一部分消費者盲目追求車速的心理,但若說大部分消費者都愿意選擇以安全換速度,只怕是廠家的自欺欺人和甩鍋。
更真實的理由是,廠家無底線追求利潤最大化,主動迎合少數消費者的需求,又在行業競爭的“擺爛”語境中找到了某種護身符。這是對“國標”的漠視,更是對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赤裸裸的挑釁。
可以說,很多電動車事故的根源就在設計生產環節。嚴把出廠關至關重要,違規提速的第一責任人只能是生產廠家。
此次3·15晚會曝光后,相信各地都會迅速對被點名的廠家進行排查,短期內這一痼疾會有所糾正,但嚴格規范生產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對一些黑歷史不斷的廠家,依法處置要貫徹到位,徹底戳痛其麻木和僥幸心態。
而且,由此延伸出來的一些善后工作,也要盡早安排上。比如,對那些安裝了解碼裝置的超速電動車,如何精準查處?生產和使用解碼裝置的場景,也應有明確規制。(陽柳)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