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1元收3元“手續費”,網絡慈善不能貪婪
摘要:隨著網絡慈善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社會對網絡慈善的要求在提高,平臺要承擔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核責任,這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比如,像網友報料的,捐1元也被收了3元的手續費,就很不合理,網絡捐款中小數額的捐款占了絕大多數,這么個收法還能有多少資金流入受助者的手中?
近期有多名網友報料稱,自己在輕松籌平臺上捐款,卻被收3元費用,甚至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按網友的理解,這一費用是平臺收取的“手續費”。其他網絡慈善平臺或多或少也存在類似問題。
適當的收費能提高管理效率,讓網絡慈善更好地服務社會。畢竟平臺也要生存,誰也不希望鬧出侵吞、截流等幺蛾子。
隨著網絡慈善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社會對網絡慈善的要求在提高,平臺要承擔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核責任,這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收取管理費也是慈善機構通行的做法。當然,網絡慈善運營成本低些,可以少收一些。
可是這筆錢到底該怎么收,還得有個明確的說法。
慈善事業是公益事業,它的所有收費都只能出于維護管理的需要,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大手大腳肯定是不行的,應該遵循最小原則,只限于成本和管理的需要。
別看網絡募捐每筆數額都不大,但匯聚起來就是一筆巨款,哪怕只是從中收取很小的一部分手續費,也很有可能是一筆大數目。網友擔心收費會成為某些機構斂財的借口,雁過拔毛,慈善做成了生意經。
這就需要透明化運作。一直以來,因為不夠透明,信息公開不及時不細致,一些慈善機構飽受社會詬病,進而產生了信任危機。網絡慈善應該在透明化運作方面做個表率。每一筆捐款收了多少手續費,一個項目總共募集了多少資金,手續費多少,項目管理運行花了多少錢,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都應該向社會公布。大數據時代,網絡慈善有條件做到可追蹤可溯源可查詢,以便社會隨時監督。
網絡慈善也需要展現自己的靈活性,根據項目的實際需要收取相關費用。比如,像網友報料的,捐1元也被收了3元的手續費,就很不合理,網絡捐款中小數額的捐款占了絕大多數,這么個收法還能有多少資金流入受助者的手中?
網絡慈善詐捐頻頻,一些人有房有車也來網上募捐,一些人虛構事實騙捐,這都給網絡慈善的公信力蒙上陰影。收費以后,詐捐騙捐的事能否少一些依然不容樂觀。
這些光靠網絡平臺自律很難讓社會信服,需要司法部門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也需要監管部門把關,讓收費更合理,運行更規范。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