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所有場館賽后將對公眾開放
3月12日,北京冬奧組委遺產項目負責人劉興華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所有場館賽后將對公眾開放。
劉興華舉例,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部分場地將持續舉辦高水平高山滑雪賽事,為專業隊伍提供培訓基地,部分區域也會開放給公眾,供全民健身使用。
北京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資料圖
此外,劉興華介紹,北京冬奧組委從籌辦工作開始就高度重視遺產工作。在促進殘疾人冰雪運動普及發展方面,自2016年起每年舉辦的殘疾人冰雪運動季活動,參與人數從最初的約萬人增長到如今單季參與人數超過30萬人。“我們將冰雪運動納入殘疾人健身指導員培訓課程里,并向殘疾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冰雪場地,鼓勵他們走出家門。”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綜合處處長竇維說。
在殘疾人競技體育方面,資料顯示,在北京冬奧會申辦前,中國在冬殘奧全部六個大項中僅開展了兩個項目,累計參與的運動員不足50人。2015年7月,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權。在此基礎上,中國冬殘奧項目的訓練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運動員、技術官員人數不斷提升,參賽成績逐步取得歷史性突破。
不僅在體育方面,因為冬殘奧會的舉辦,使得北京、張家口等地無障礙環境建設得到大幅提升。冬殘奧會也推動了包容性社會建設,在全國助殘日等節點開展的各類宣講活動,促進了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發展成果。近年來全社會理解尊重幫助殘疾人的氛圍更濃厚,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竇維表示,北京冬殘奧會的遺產覆蓋面還有很多,包括人才以及殘疾人服務的相關標準化建設等。“成功舉辦冬殘奧會不是終點,接下來會繼續構建更加開放包容的世界,讓殘疾人享受美好生活。”劉興華說。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