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白漢禮:大型農村種植合作社應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大型農村種植合作社應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訪市政協委員、上蔡耕夫農業種植合作社白漢禮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永奇 通訊員 白賀陽)3月3日,市政協第四屆八次會議召開,市政協委員、上蔡耕夫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白漢禮在參與討論時,就新農村的發展、農業產業的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現行狀況下解決農村人才技術薄弱現象,要大力發展、依靠農村種植合作社,實現穩定增產、推動產業現代化、逐步實現鄉村振興這一戰略。
“種糧快10年,前后投入2000多萬,前6年血虧,第7年虧得少,后面這兩年逐漸保本,去年賺了400多萬,總算是看到了希望。”白漢禮是上蔡縣韓寨鄉人,早年在外做生意,事業有成以后,踏著國家脫貧攻堅、大力發展“三農”的政策春風,將戰場轉移到農村,成立了上蔡耕夫農業種植合作社。“和我同時期一塊兒做農業的大型合作社,到現在就剩我們一家。”
“我不贊同發展農業走‘大戶型’模式,現在農村產業發展尤其是一產的發展,必須要向集約化、規模化、高質化的方向發展,這是實現農業加速發展的最好模式。”白漢禮告訴記者,大并不意味著優,現行狀態下,農村農民種地收入薄弱,遠沒有外出打工掙錢容易、掙得多,許多農民把土地通過流轉或承包的方式轉給種糧大戶。而傳統的種糧大戶雖然在設備方面比一般農戶現代化程度高,但是種植理念、運營維護以及形成大規模地方特色種植等層面,前瞻性不足、發展較緩慢,雖然能實現穩定糧食產量這個基礎,但對于實現產業發展、鄉村振興來說,沒有發展的后勁兒。
“打破種糧大戶的局部壟斷,成立大型甚至超大型的種植合作社,一方面能將包括技術、育種、設備等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風險降低的同時,另一方面,對推動區域特色種植、發展高精尖一產產業,有深遠的影響。”白漢禮告訴記者,穩產是基礎,增產是目標,而高精尖的一產路線、區域化的特色種植是發展的愿景。在穩定基礎的前提下,要打破種糧大戶在思維、運營方面的壟斷,把大戶們“捆”在一起,形成規模更大的種植合作社,將資本集中、土地集中、設備集中、人力集中,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的運營模式,以此為基礎,完善一產的生產鏈條,通過提高倉儲、烘干、農業機械的現代化水平,來推動幾個村甚至是一個鄉鎮的農業現代化。而現代化水平提升意味著農業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高度,在此前提下探索特色種植、高精尖化的路線,打造區位特色種植品牌也將會逐步實現。
“農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鄉村振興,我把大型農村種植合作社比作是通向實現鄉村振興目的地的快車!”白漢禮說,大型農村種植合作社是目前實現產業發展、走向現代化的主要載體,帶動產業發展,推動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實現農民的增收,同時也將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將外出的務工的人員、技術人員吸引回來,打破農村“老弱小”的現狀,而務工人員、技術人員的回歸,將大大縮短實現目標的時間和進程,有了人才,再去發展二產,甚至開發三產都是極大概率可以實現的事情。這就是“快車”的意義所在。
責任編輯:劉永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