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翔 筆耕不輟成為天中大地上的詠者
摘要:在現實社會里,有錢人用金錢衡量人生的價值,有權人用權力丈量生命的砝碼。幾年來,陳志翔創作出版了《瘋狂人生》《嵖岈魂》《追夢》三部長篇和幾十個短篇。在他的心中,既點燃了文學這盞燈,縱然道阻且長、久經磨難,也依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記者 李賀建
作家陳志翔手捧著剛剛問世的《嵖岈魂》,滿面春風地朝我們走來!
陳志翔
《嵖岈魂》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是一部傳承紅色基因的長篇紀實文學。在創作過程中,陳志翔得到了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蔣子龍,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作家協會主席邵麗的指導。蔣子龍在推薦語中說:“《嵖岈魂》,乃中華的‘民族魂’!”邵麗說:“《嵖岈魂》是一部既有強烈的民族情懷,又有濃郁文學特色的長篇歷史小說。”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費孝通、副委員長周鐵農,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安徽省委原書記黃璜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領導啟功、李鐸、張海、劉炳森、沈鵬為該書題詞。該書出版后,受到了各界讀者的高度評價,被遂平縣委確定為“黨史主題出版物”。同時,被駐馬店市委宣傳部納入“五個一工程”扶持項目……
咬定青山不放松
1992年,陳志翔任遂平縣委辦公室信息員。在眾多信息中,陳志翔發現了一條很有價值的信息:一個農村少婦康妮(化名),愛上了一個農村漢子王良(化名)。二人為了達到長期通奸的目的,合謀殺害了康妮的丈夫和兒子,又殘害了王良的弟弟。經公安、檢察機關密切配合開展介入偵查,最終聯手偵破了“八·二九”特大殺人滅親案。陳志翔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文學素材。他通過縝密思考,決定寫一部長篇紀實文學,把這個特殊案件用文學形式傳播出去,以教育廣大民眾要知法懂法。
主意下定后,陳志翔開始了漫長而艱苦的創作歷程。他反復對案發地玉石山進行考察采訪。每個周末,他都騎上自行車前往玉石山。經過一個多月的采訪,脈絡逐漸清晰,進入創作程序。那時,他白天從事信息工作,晚上埋頭書桌前,伏案筆耕。
有一個星期天,他上午8時開始創作,當兒子叫他吃午飯時,一抬頭,發現已是下午3時了。那年冬日的每個夜晚,寫作前,他都會把一杯熱茶放到面前,可每次喝的時候,茶已經冰涼。這樣的事,在他的生活里已經習以為常……半年后,一部長達16.8萬字的紀實文學終于問世了,不久,又以電視劇的形式搬上熒幕。
此事受到了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思卿的高度重視,經他批復,獎勵遂平縣“標致”牌轎車一輛。
立根原在破巖中
提起陳志翔對文學的執著追求,還要從他的身世說起。他出生前,父母離異,他隨姥爺的姓,跟姥姥一起過日子。在唯成分論的年代,因他的生父是富農成分,他被拋到人生的正常生活軌道之外。
輟學后,他當了農民。可是,對文學的追求像一把燃燒的火,一直在他胸中升騰。他開始從事戲曲創作,希望能通過劇本創作沖出禁錮的牢籠。因他的文學功底較差,最終劇本沒有創作成功,他卻因用腦過度出現多種癥狀。無奈之下,姥姥將他的身世說了一遍,并讓他去大西北“認父”。幾經思考,他去了大西北。
在大西北,生活雖然艱難,但陳志翔一直沒有停下手中創作的筆,并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成文章。他《打煤磚》《挖“垡子”》,難忘《西溝記事》《我出過國》,即使在高唱自編自演的《秋日悲歌》時,也不忘天上有《兩個太陽》……恢復高考后,經過刻苦復習,他被洛陽師院錄取,從戈壁灘回到家鄉.
1993年,陳志翔被河南一家報社招聘為記者。他把在西北的境遇搜集起來,寫成了一部自傳體散文集《追夢》,在省報上連載。去年,駐馬店一家媒體在線上推出,引起不小的轟動。
千磨萬擊還堅韌
陳志翔是個有毅力的人。他經得起生活的摔打,頂得住來自各方的壓力。他像一棵路邊的野草,雖經車輛輾軋、人踩馬踏,依舊倔強而茁壯地生長。
自從退休后,陳志翔除了創作長篇小說外,還主攻短篇報告文學和短篇小說。近幾年,他在《中國報告文學》《時代報告》《奔流》等雜志上發表文學作品多篇。在出版《嵖岈魂》以前,他已經創作了《多彩人生》《凡塵》等多部長篇小說。如今,他的作品已超過100萬字,每一個字里,都滲透著他的滴滴血汗。
10多年前,陳志翔對電腦還是個“門外漢”,在那個年代,看到別人用電腦打字,他十分羨慕。可是,當他想學習打字時,發現不僅手指頭不靈便,而且精力也跟不上。怎么辦?是前進還是退卻?毫無疑問他選擇了前者。他從如何開計算機學起,再學復制、粘貼這類小技巧。由于對電腦技術比較生疏,有時打了幾天的字,不小心摁錯鍵全刪除了。就這樣,他仍堅持敲打,才有了今天嫻熟地使用電腦創作。
任爾東西南北風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避開別人的指指點點。陳志翔認為,那是因為你有被人家指點的價值。譬如,他的《嵖岈魂》出版后,他無償贈給一些熟悉的人。受贈者中,有青年也有老年。有些人手捧書本,嘴一撇說:“現在都看手機哩,誰還看書?”他哀嘆一聲,書是凈化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提升國民素質啊。
在現實社會里,有錢人用金錢衡量人生的價值,有權人用權力丈量生命的砝碼。可是,他卻淡泊名利。當別人都在風風火火四處撈錢時,他卻在陋室里潛心著文。他不求生活的奢侈,但求精神的富足。每當寫出一段稱心如意的文字時,他都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文如其人,細讀陳志翔的作品,就像和他面對面說話一樣,他會把心里話和盤托出。即使未曾謀面的人,也能從他的文字中,看到他幽默風趣、豁達大度的一面。幾年來,陳志翔創作出版了《瘋狂人生》《嵖岈魂》《追夢》三部長篇和幾十個短篇。他說:“文人報國無他物,唯有手中一支筆。”在他的心中,既點燃了文學這盞燈,縱然道阻且長、久經磨難,也依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