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春之聲 一起向未來 ——由政府工作報告看全面推進現代化駐馬店建設
摘要:今年,我市將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開展基礎教育攻堅行動、職業教育擴容提質行動,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統籌抓好醫教結合、融合教育和特教提升,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53所、義務教育學校84所、普通高中16所,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學校79所,新建農村教師周轉宿舍2...
記者 劉華山 高君瑞
春回大地,萬物競發。3月2日,駐馬店市四屆人大九次會議隆重開幕,來自社會各界的市人大代表懷揣人民囑托與期待再次相聚。
暢談改革發展、講述民生民情、回應社會關切……代表們意氣風發、自信從容。履職擔當的滿滿收獲,逐夢前行的鏗鏘腳步,鳴奏出現代化駐馬店建設路上的春日交響。
全面建設現代化駐馬店關鍵之年,邁步新的趕考之路,我市將以怎樣的姿態實現換道領跑,繼續交出一份高質量答卷?萬眾期待,各界矚目。
非凡成績 鼓舞人心
上午9時,大會正式開始,全體起立,雄壯的國歌聲響徹會場。主席臺帷幕正中的國徽,在鮮艷的紅旗映襯下熠熠生輝。
在熱烈的掌聲中,市長李躍勇健步走向報告臺,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精練務實的報告,展現了全市改革發展的累累碩果,來之不易的成績單上亮點紛呈——
這一年,綜合實力大幅增強。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082.8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增長7.2%,增速居全省第五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8%,居全省第五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4%,居全省第三位。納入省“三個一批”項目288個,集中開工五批802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年度投資1955.7億元,103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 1462.4 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49%,在全省月度綜合排名中均居第一方陣。發行專項債項目123個,爭取資金120億元,居全省前列。
這一年,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全年糧食總產161億斤,居全省第二位,實現“十八連豐”。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87萬噸、35.5萬噸、20.5萬噸,保持全省第一、二、三位。水產11萬噸,居全省第二位。“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全省第一位。新建高標準農田107萬畝。國家級農業產業園2個,居全省第一位;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21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1個,分別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農民合作社2.3萬家,全省第二位。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加快建設,“國際農都”破題開局,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加工轉化率70%。
這一年,發展活力持續提升。營商環境評價居全省第七位,商事制度改革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研發投入總量和投入強度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技術合同登記額21.8億元,居全省第一方陣;柔性引進院士19名,“院士經濟”帶動正陽花生、平輿防水、泌陽花菇等產業引發裂變效應,書寫了創新驅動發展的鮮活范例。
這一年,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扎實做好后評估工作,投入銜接資金31.6億元,實施各類項目2208個,脫貧群眾實現穩定增收。科學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改造戶廁15萬戶,硬化道路500公里,整治房屋1192座,農村集中供水率96%,建成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55個,“四美鄉村”示范鄉鎮10個、示范村250個。城市顏值更高、鄉村底色更靚,駐馬店正以其獨特魅力挺立于中原大地。
這一年,生態繪就全新圖景。全市PM10、PM2.5年均濃度、優良天數均居全省第二位;平輿、泌陽縣實現空氣質量二級達標;14個國省考斷面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污染地塊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水土保持和“河長制”考核分別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持續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森林駐馬店建設,完成造林14.5萬畝。修復遺留礦山751.9公頃,治理生產礦山95.2公頃,天中大地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政府工作報告中一串串數字、一個個指標,無不凝聚著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辛勤付出,見證著大家這一年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勇于擔當、頑強拼搏的奮斗歷程。
謀劃未來 催人奮進
數據、成績,見證昨天;舉措、藍圖,勾勒未來。
今年怎么干?報告中謀劃清晰: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同步,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CPI控制在3%以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
開局關系全局,起勢決定勝勢。報告為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而要把報告中描繪的美好愿景轉化為現實,必須突出重點、鉚足干勁來落實。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報告指出,要突出抓好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三個一批”,力爭項目個數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積極擴大居民消費,完善社區商業配套,打造特色商圈;大力培育市場主體,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力爭市場主體突破47萬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以上、上市企業1~2家。
以創新之舉聚創新人才。新的一年,我市將繼續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力爭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60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建立高端人才舉薦、企業重點人才需求收集辦理、“人才飛地”、聯系服務專家等制度,力爭柔性引進2名院士,爭取每個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建立博士后流動站、中原學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或院士聯系點。
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我市將著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突出抓好“中國藥谷”建設,完成規劃編制,設立醫藥產業引導基金,扶持天方藥業、后羿制藥、鼎復康藥業、華中正大等現有企業發展壯大,加快GE醫療中原地區總部基地、醫藥中間體與原料藥“超級工廠”、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研發合作成果,叫響“中國藥谷”品牌。
在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上,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國際農都”,叫響“中國牛城”“中國菌都”“中國花生之都”“中原奶都”“中國漁都”等產業品牌;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完善鄉村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成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55個,深化提升“四美鄉村”示范村300個,30%以上鄉鎮政府所在地達到“美麗小鎮”標準,30%以上庭院達到“五美庭院”標準。
為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我市將支持遂平縣打造全國領先世界知名的食品名縣,泌陽縣打造“中國牛城”“中國菌都”,正陽縣打造“中國花生之都”,西平縣打造全國最大的畜牧機械裝備制造基地,汝南縣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電動車研發、制造和應用示范基地,新蔡縣打造中原有影響力的特種機械研發制造基地,確山縣打造中原綠色建材基地、中國提琴之鄉,平輿縣打造建筑防水、中國皮革和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基地,上蔡縣打造中原鞋都,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堅持把握優勢,激發潛能;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進并舉;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協調;必須堅持發展為要,爭先進位;必須堅持底線思維,防范風險。”
鏗鏘有力的話語,擲地有聲的承諾,贏得了現場代表委員們的熱烈掌聲。掌聲一次次響起,是共識、是期望,更是對未來的發展決心。
著力民生 辦好實事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前行路上,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
困難不容低估,干勁不能松懈,為民辦實事的決心更是不可動搖。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市民生支出484.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2%。省定民生實事全部完成,連續5年受到省政府表彰。
成績的背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更是落實發展為民的實招實效。
“新的一年,我們要高效閉環抓落實,善作善成爭一流,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直面各類民生熱點,處處彰顯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折射出濃厚的“民生情懷”,匯聚成一股股直抵人心的力量,凝聚起共克時艱、共謀發展的同心偉力。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我市將繼續高質量完成省定民生實事,做好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健康駐馬店建設、擴大城鄉居民就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練江河全域治理、全民健身補短板、農村戶廁改造、戲曲進鄉村、司法為民服務、助殘服務、校園食品安全11項市定惠民工程,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我市將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開展基礎教育攻堅行動、職業教育擴容提質行動,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統籌抓好醫教結合、融合教育和特教提升,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53所、義務教育學校84所、普通高中16所,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學校79所,新建農村教師周轉宿舍200套,30%以上中職學校標準化建設達到省定標準。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加強學校安全管理,鞏固提升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覆蓋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質量承辦第九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第四屆全國學前融合教育論壇。
讓人民擁有藍天、凈水、青山的環境依然是工作的重心。為此,我市將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大氣、水環境質量達到省定目標,污染地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鄉鎮政府所在地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在7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在30%以上。實施天然氣“入鎮進村”工程,實現102個鄉鎮通氣。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西部山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淮河流域生態保育帶建設,扎實開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完成造林4萬畝,林木覆蓋率在35%以上。積極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隨著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加,報告緊扣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堅持精準施策、綜合發力。報告指出,要傳承創新發展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大別山精神、竹溝精神,高標準打造竹溝特色小鎮、雷崗戰役遺址、鄂豫邊省委舊址紅色品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深度挖掘重陽文化、車輿文化、梁祝文化、盤古文化、嫘祖文化、戲曲文化,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發展。加快市融媒體中心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不僅如此,穩定和擴大就業、持續加強社會保障、加快建設健康駐馬店、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事事關乎人民,件件連著民心。這些關鍵詞,體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蘊含著深厚的民生情懷,繪就了新時代邁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民生圖景。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各級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把更多資金用于為民惠民。”
“嚴肅整治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集各方之智、匯各界之力,堅定信心、勇毅前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奏響一起向未來的最強音。”
會場外,春風正勁,紅旗獵獵;會場內,人心思進,豪情萬丈。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